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浮世繪影 >

《劃清“四個重大界限”學習讀本》連載四: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旗幟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6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劃清“四個重大界限”學習讀本》正式出版發行

 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旗幟

——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需要先進思想文化的引領,需要強大的思想文化力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1.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具有本質上的先進性

    在漫長的文明進程中,人類既創造了日益雄厚、日益發達的物質文明,又創造了源遠流長、絢麗多姿的思想文化。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文化不僅呈現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徵,而且總是與一定的社會制度、社會發展階段相聯絡的。縱觀人類發展史,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因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也就擁有不同性質、不同形態的思想文化。同時,由於社會歷史文化條件的複雜性,性質和形態各異的思想文化也會在同一國家、同一民族並存共處,呈現出多元、多樣、多變的狀態。

    先進思想文化順應歷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代表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方向,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當今中國,作為思想文化的主體和主流,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居於核心地位,代表和引領著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具有其他思想文化無可比擬的先進性。那麼,它的先進性體現在哪呢?

    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有鮮明的科學性。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歷史上迄今最先進、最科學的思想體系,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指引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民大眾提供了新的世界觀、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最新成果,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精神,為全社會提供著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為最廣大人民服務,具有鮮明的人民性。人民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享有者。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與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本質區別,也是其先進性的根本體現。社會主義思想文化不是只為少數人壟斷的精神奢侈品,而是來自於人民、發展於人民、服務於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思想文化。著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內在要求。

    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它內蘊著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集中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品格,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豐富自己的內容。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融入人民群眾開拓美好未來的歷史進程,從波瀾壯闊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在歷史的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在人民群眾的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強烈的時代氣息。

    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堅持繼承與創新統一,具有鮮明的開放性。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絕不拋棄以往時代的成就,而是吸收和借鑒人類思想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成果。鄧小平同志強調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始終堅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時,又以博大的胸懷積極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綜合創造、推陳出新,熔鑄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

    2.大力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人類思想文化的發展,猶如一條長河。要川流不息,奔騰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斷其流。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文化傳承,都是在既有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變革、創新與發展。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充分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正確對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們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貢獻了眾多澤及人類、深刻改變世界面貌的發明創造。古代中國在天文曆法、地學、數學、農學、醫學和人文科學的許多領域,都曾獨步一時。直到15世紀以前,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領先地位。中華文化具有海納百川、地承萬物的氣魄,因兼容並蓄而豐富多彩,因推陳出新而充滿活力,因特色鮮明而遠播四方。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也應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創造性轉化、實現新的昇華的過程。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人的價值,強調以民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國人就提出“天地之間,莫貴於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主張治國須利民、裕民、養民、惠民。我們繼承發揚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當做主體、把人當做目的,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堅韌剛毅,強調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歷經挫折而不屈,屢遭坎坷而不餒,靠的就是這樣一種奮發圖強、堅韌不拔的精神。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人民所展現出的進取精神、創造熱情與頑強毅力,在應對各種艱難困苦和嚴峻挑戰中煥發出來的偉大力量,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寫照。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強調社會和諧。中國人早就提出了“和為貴”、“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際和諧、身心協調、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美好人格,嚮往“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今天,我們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物質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機統一,便是對注重社會和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協和萬邦”,強調親仁善鄰。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中國在對外關係中始終秉承“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提倡“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主張吸納百家優長、兼集八方精義。今天,我們繼承愛好和平的優良傳統,就是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團結統一,強調獨立自主。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便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統”的觀念。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團結統一的意識深深積澱、內化在中國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華民族萬眾一心、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具有堅不可摧的力量,近代歷經屈辱的中華民族經過全民族百年抗爭重新站立起來。今天,中國始終堅持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始終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探索出一條獨立自主的發展之路。

    概言之,中國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醇厚中和、剛健有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風範,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巨大影響,為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歷史基礎,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産生並將繼續産生重要影響。中華文化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使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同時,應當看到,作為歷史産物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有其歷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許多優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雜著某些糟粕成分。特別是中國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封建主義思想文化根深蒂固。這種糟粕成分,集中表現為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義、等級觀念、特權思想、家長製作風、迷信活動等。在當今社會,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依然存在。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腐蝕人的心靈、敗壞社會風氣,影響和阻礙社會發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必須堅決抵制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抵制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文化,關鍵是要對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挖掘、科學梳理,在繼承中創新,在實踐中發展。毛澤東同志歷來主張:對於傳統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進行分析,採取批判繼承的態度,反對食古不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反復強調,要積極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肅清封建主義殘余,努力改造落後的文化。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我們要採取“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針,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辨析、剔除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義腐朽思想成分,同時結合時代特徵,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啟後、推陳出新中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