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開路先鋒再出發(紀唸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4日 13: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深圳再幹什麼——

  努力“走出一條新路”,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

  前些年,一篇題為《深圳,你被誰拋棄?》的網文深深觸動了深圳人的心。

  “深圳,曾經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曾經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曾經創造了諸多奇跡的經濟特區,曾經是光芒四射的年輕城市,但到現在似乎已黯然失色。”這些多少有點失落的文字道出了人們內心的糾結。

  政策優勢逐漸喪失。政策獨家優惠已變為多家普惠,“特區不特”,城市間的競爭更趨平等。過去,深圳可享受15%的所得稅稅率優惠,這一條一直被視為特區的象徵。然而,隨著“兩稅合併”的推行,深圳和全國一樣,都要交25%的所得稅。

  領先優勢逐漸減少。浦東新區後來居上、濱海新區蓄勢待發,深圳與“標兵”的差距在拉大,與“追兵”的距離在縮小。

  未來30年,深圳再幹什麼?深圳需要為即將開場的又一曲“30年交響”調弦、校音。

  特區的使命遠未終結。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深圳寄予厚望,要求深圳“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

  這是重托,也是深圳自身發展的現實必然要求。

  “深圳的成功=廉價土地+積極、順從的工人+寬鬆的環境標準,但這樣的發展可能因自己的增長而窒息”,外國媒體尖銳地指出。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受到土地、資源、人口、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深圳傳統發展模式的弊端暴露得更早更集中。一方面發展空間受阻,觸碰到資源的玻璃“天花板”;一方面勞動力“紅利”減少,進入由無限供給到短缺的“劉易斯拐點”。深圳面臨“成長的煩惱”,深圳必須“變軌”。

  “如果説深圳過去勇擔歷史使命,‘殺出一條血路’,率先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那麼深圳未來將肩負新使命,努力‘走出一條新路’,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為全國提供新的示範和借鑒。”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説。

  30年前,當一列列從北往南的列車裝載著飽滿的青春之軀駛入深圳時,夢想也同時抵達。經過30年奮鬥,大部分人圓夢之後如何再造幹事創業的激情?“現在深圳有些幹部只求過得去就行”、“今天深圳不差錢,只差改革的膽子”,這些話苦口,但卻勾勒出一些深圳人的精神狀態。

  “這需要我們在新30年裏,繼續發揚‘敢闖敢試’的深圳精神,再造一個激情燃燒的火紅年代!只有這樣,才能勇立潮頭、再創新業。”王榮説。

  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深圳將重拾“克難而進”的自信,煥發“爭先排頭”的氣度,再現“實幹快幹”的作風。

  改革不停步。

  深圳對代表國家未來發展方向的改革率先探索,對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攻堅破難,對在全國普遍實施的改革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去年7月,深圳政府機構改革拉開大幕。這場被簡稱為“大部制”的改革,將原有46個政府部門精簡為31個,精簡幅度達1/3,同時,調整近1/3的行政審批事項,精簡400多人。“瘦身”更是“健身”,“砍掉了內耗,砍出了效率”,深圳再次引領中國行政體制改革潮流。

  創新是動力。

  “創意就是金錢、創新就是生命”的大字標語,在深圳樹立起來。遙想當年“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分明能感受到一種傳承和昇華。

  “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敢闖的本質是勇於創新。創新正是特區的靈魂和生命。”深圳市長許勤説。

  深圳努力向創新要發展動力,向創新要發展優勢,向創新要發展資源,向創新要發展空間。

  深圳人愛講這樣一番道理:空間是什麼?不完全是土地,也不完全是資源硬約束,創新就是空間。新加坡僅600平方公里,還保留預留了相當的生態用地,經濟總量卻已達1700億美元。深圳土地是其3倍,經濟總量卻僅為其2/3。據國土部門測定,深圳可以新增的建設用地為140多平方公里。按過去每年的用地速度,不到10年就用完了,而如果將創新作為主要驅動力量,這140多平方公里將創造出多大的發展空間?

  自主創新,廣東要當“尖刀”,深圳要爭當“刀尖”。2009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3.6%,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達到新加坡、首爾等國際先進城市水平;每萬人專利及發明專利授權量均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

  民生方為本。

  慶祝特區三十華誕,深圳送出的“大禮包”不是一個個獻禮工程,而是利民惠民的具體舉措:走訪慰問特區早期建設者和困難群眾、給全體市民每人發一張百元電話卡、倡議全市8月27日調休一天假等。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南嶺説:“紀念活動所要體現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讓全體市民共享特區改革發展的成果和實惠’”。

  深圳的民生福利水平令人生羨:去年,市本級民生及公共服務類支出佔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高達75.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萬元,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然而,深圳並不滿足,仍在進行著從追求速度到注重效益和民生的華麗轉身。

  前海,這個被稱為“珠三角的曼哈頓”的地方,是深圳未來的希望。

  深圳將在珠江口東岸、距香港不遠的前海地區規劃建設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重點發展創新金融、現代物流、科技及專業服務、信息等現代服務業,促進深圳和香港經濟融合,從更高層面上引領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前海出世,令人遐想:前海與蛇口僅咫尺之遙,30年前,蛇口炸響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山第一炮”,將深圳帶進了一個新時代,而前海又將如何引領深圳的下一個30年,進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

  正在舉辦的上海世博會上,深圳展區的主題是“中國夢想試驗場”。

  在30年盪氣迴腸的歲月裏,深圳承載著一個國家的集體夢想。正是有她的先行一步,中國改革開放才有了摸著石頭過河的一塊塊“石頭”。今天,科學發展的中國夢想還將在這裡試驗下去,深圳“正在做著中國也必須做的事情”,其轉型或許“將再次給整個中國提供答案”。

  三十而立,深圳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