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北京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覆蓋323萬市民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2日 1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少市民有過這樣的體驗:為看病大清早爬起來排隊掛號;為選好大夫到處求人……昨天,記者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看到,這些難題都迎刃而解。

  何謂共同體?據介紹,這個是市科委從為緩解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倒三角"現象而設立的重大科技項目,由西城區政府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共同承擔,西城區展覽路醫院、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參與建設。到目前為止,"共同體"已擴展到西城區4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昌平區2所一級醫院和1所二級醫院、北京廣播電視大學等30家企事業單位以及北京紅十字會999緊急救援中心。有323萬北京市民受益於這個"共同體"。

  共同體讓醫療資源合理配置

  據人民醫院統計顯示,在共同體建立之前,每天掛號的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是輕症病人。這些病人的病症到社區醫院採用常規性的治療措施就能解決。人民醫院信息中心主任劉帆介紹,在正常運轉的醫療服務體系中,應該是80%以上的就醫患者在基層醫療機構解決醫療問題,大醫院的優勢醫療資源應該集中解決剩下的20%疑難重症病患問題。然而我們的現狀卻是大量輕症患者涌到大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卻少人問津。

  基於此,人民醫院在市科委的支持下建立了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通過這個共同體,大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之間可實現雙向轉診、預約檢查、預約醫生、檢驗信息報告和處方共享以及視頻會診等功能。

  劉帆告訴記者:"通過這個共同體,將過去各醫療機構孤立的信息一下子串連起來,當一位社區醫生在面對一個病人時,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在面對病人,他可以自主判斷,也可以調動服務體的資源。他可以求助於大醫院幫助進行疾病診斷,也可以很暢通地將需要轉診進大醫院的病人,順利送進大醫院。共同體建立以後,有八成患者初診回到社區。"

  綠色通道讓百姓看病便利

  7月2日,家住德外社區的王阿姨在家突然覺得頭暈得厲害,她首先想到了德外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社區醫生給她診療後,建議她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當時王阿姨的反應是:"馬上去人民醫院掛號?"社區醫生告訴她不用,因為社區醫院就可以幫她預約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號。次日,患者去人民醫院就診、做頭部CT檢查、確診,整個過程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同時,這位患者的檢查結果也通過網絡平臺被傳回到社區。

  "過去來人民醫院看病,即使順利也得大半天,這下像走了綠色通道一樣。"這位患者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