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河北承德:探尋綠色發展之路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1日 13: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承德“華北最綠”:森林覆蓋率由5.8%到54.8%

  承德作為京津水源涵養地和阻擋風沙墻,綠色發展更為迫切和重要。抗風阻沙,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承德在為增添一抹綠做著不懈努力,如今,承德已成為華北最綠的地方,被京津譽為“擋沙墻”、“制氧機”、“過濾器”。

  中國園林網8月19日消息:承德作為京津水源涵養地和阻擋風沙墻,綠色發展更為迫切和重要。抗風阻沙,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承德在為增添一抹綠做著不懈努力,如今,承德已成為華北最綠的地方,被京津譽為“擋沙墻”、“制氧機”、“過濾器”。

  承德市北接內蒙,南連京津,是京津水源涵養地和阻擋風沙墻。據史料記載,清朝初期這一區域古樹參天、森林蔽日,森林覆蓋率高達67%。後來,由於八旗封地、戰事連年、亂墾亂伐使這一地區的生態破壞嚴重,建國初期整個區域森林覆蓋率已下降到5.8%。隨著生態環境惡化,承德市局部地區甚至出現永久性沙化,南侵的流沙距北京僅200公里。新中國成立以後,承德建設者在生態建設方面進行著不懈的探索和實踐,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978年的23.3%,但仍難以阻擋肆虐南侵的風沙,致使沙塵暴頻頻侵襲京津,特別是2000年春北京地區相繼發生了12次揚沙和沙塵暴天氣,十分罕見。

  當年5月12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赴豐寧滿族自治縣小壩子鄉考察,當耳聞目睹到小壩子沙化面積達113.3平方公里、形成82處大小流動沙丘、並且以每年3.5公里的速度向京津逼近時,作出“防沙止漠刻不容緩,生態屏障勢在必建”的重要指示。

  面對嚴峻的生態形勢和巨大壓力,承德人認識到,生態環境好壞不僅關係到自身利益,也直接關係到京津水源安全與環境狀況。從而,承德市提出了既要為京津構築“生態屏障”又要為當地建設“綠色寶庫”,並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綠化精神,依託“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林業重點工程,以庫區周圍、風沙前沿、河流源頭等生態脆弱區和環城鎮周圍等生態敏感區為重點,推廣先進造林技術,飛封造並舉,喬灌草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同步,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初步建成了灤潮河上游水源涵養林、沿邊沿壩防風固沙林、低山丘陵水保經濟林等五大防護林為主的“生態屏障”。

  在構建“生態屏障”中,承德人喊出了“築京津生態屏障,還首都碧水藍天”、“把風沙擋在當地,把凈水送到京津”令人敬畏的口號。坐落在圍場的全國最大人工林場——塞罕壩機械林場,堪稱人與自然的完美之作。塞罕壩人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艱苦奮鬥,在流沙中植樹,在荒漠上建房,創造了一個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跡。目前,塞罕壩林場有林地面積已由建場初的20多萬畝增加到11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80%,被譽為“河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前不久,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將塞罕壩林場譽為“全國林業戰線的一面旗幟”,代表著“林業精神”。

  2000年以來,承德市以每年1.4個百分點的高速度遞增,森林覆蓋率由建國初期的5.8%增加到2009年的54.8%,沙化面積比八十年代減少34.8%,森林涵養水源能力比建國初期提高了18.5倍,水資源總量37.6億立方米,平均每年向密雲水庫輸水4.7億立方米(包括地下水);向潘家口水庫輸水17億立方米,佔水庫來水量的95%,並且水體質量始終保持在國家地面水二級標準。

  承德市長張古江在18日召開的第四屆國際生態城市建設論壇表示,隨著造林綠化工作的不斷開展,承德市森林覆蓋率很快將達到60%,“承德只有綠起來,才能富起來、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