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中國經濟"全球第二"價值幾許?(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8日 09: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期嘉賓

  楊宜勇: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張漢亞: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

  張燕生: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

  ■話題環境

  中國世界第二超越美國也只需9年?

  中國經濟將超過日本早已不是新話題,但最新出臺的數據仍然一石激起千層浪,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日本內閣府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産總值按美元計算為12880億,環比增長0.1%,按年率計算增長0.4%,弱于預期。而中國之前已經公佈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按美元計算為13390億。

  多方人士表示,這組數據意味著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理性的聲音也在提醒大眾不要得意忘形,因為決定國家實力的是人均GDP,而這一數據中國僅是日本的1/10。

  佐證上述觀點的還有一組數據,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為10%左右,而預計日本經濟今年的增長率為3%。根據經驗,中國經濟會出於季節性的原因而在四季度更加活躍,中國也的確有在第四季度經濟産出超過日本的情況。

  有人分析,現在第二季度就超過了日本,加上第四季度的良好表現,中國全年産出必定超過日本,全球第二非中國莫屬。

  7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説:“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

  據統計,從1980年開始,中國用了18年時間,超過德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如今,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似乎勝券在握,許多國家與媒體也都開始鼓吹中國世界第二的經濟地位,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也已成為發達國家及外媒一致的説法。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所7月底發表的報告分析,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11.6%,美國為3.1%,今後中國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8%,美國為3%,因此,中國只需9年便超越美國。

  世界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也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超越美國,高盛的預測為2027年,JP摩根預測為2020年至2025年期間。

  鼓吹的背後也顯示出了他們對中國不斷上升的財富總量以及隨之而來的政治力量的擔憂,他們擔心,中國將憑著自己不斷上升的影響力拉攏非洲等一直敵對西方的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這也意味著中國將在跟西方進行技術轉讓、發展援助、氣候變化等問題的談判時難以要求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的事實?中國經濟存在哪些問題?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又存在哪些差距?

  為此,南方日報邀請了楊宜勇、張漢亞、張燕生三位專家做客“南方經濟圓桌”,就這一話題進行深入的探討,試圖為讀者揭開世界經濟第二的面具,將中國經濟真實狀況展現在大家面前。

  中國經濟將超過日本早已不是新話題,但最新出臺的數據仍然一石激起千層浪,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

  日本內閣府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産總值按美元計算為12880億,環比增長0.1%,按年率計算增長0.4%,弱于預期。而中國之前已經公佈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按美元計算為13390億。

  多方人士表示,這組數據意味著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理性的聲音也在提醒大眾不要得意忘形,因為決定國家實力的是人均GDP,而這一數據中國僅是日本的1/10。

  佐證上述觀點的還有一組數據,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為10%左右,而預計日本經濟今年的增長率為3%。根據經驗,中國經濟會出於季節性的原因而在四季度更加活躍,中國也的確有在第四季度經濟産出超過日本的情況。

  有人分析,現在第二季度就超過了日本,加上第四季度的良好表現,中國全年産出必定超過日本,全球第二非中國莫屬。

  7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説:“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

  據統計,從1980年開始,中國用了18年時間,超過德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如今,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似乎勝券在握,許多國家與媒體也都開始鼓吹中國世界第二的經濟地位,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也已成為發達國家及外媒一致的説法。

  英國國家經濟社會研究所7月底發表的報告分析,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11.6%,美國為3.1%,今後中國的年平均經濟增長率為8%,美國為3%,因此,中國只需9年便超越美國。

  世界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也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超越美國,高盛的預測為2027年,JP摩根預測為2020年至2025年期間。

  鼓吹的背後也顯示出了他們對中國不斷上升的財富總量以及隨之而來的政治力量的擔憂,他們擔心,中國將憑著自己不斷上升的影響力拉攏非洲等一直敵對西方的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這也意味著中國將在跟西方進行技術轉讓、發展援助、氣候變化等問題的談判時難以要求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待遇。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的事實?中國經濟存在哪些問題?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又存在哪些差距?

  為此,南方日報邀請了楊宜勇、張漢亞、張燕生三位專家做客“南方經濟圓桌”,就這一話題進行深入的探討,試圖為讀者揭開世界經濟第二的面具,將中國經濟真實狀況展現在大家面前。

  ■外媒聲音

  《紐約時報》:中國經濟的一個里程碑

  但幾乎不可置疑的是:中國通過發展貿易、自己的鉅額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和對石油、煤炭、鐵礦石等資源的巨大胃口,開始重塑全球經濟角色。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聯合早報》:世界發展史的重要章節

  中國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僅是改寫中國歷史的重要事項,也是修正世界發展史的一個重要章節。

  《華爾街日報》:這是個從未享有過的地位

  對於仍然處在發展中的中國來説,這是一個從未享有過的地位,在帶來勝利的喜悅之際,也給中國帶來了壓力。壓力會比喜悅更大。

  《朝日新聞》:日本影響力開始黯淡

  儘管中國的人均收入與日美相比處在非常低的位置,但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將力量轉化到世界舞臺的影響力方面,而日本的影響力開始變得黯淡了。

  《金融時報》:世界將會適應一種新方式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幾十年令人炫目的發展之後,在今年的第二季度終於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里程碑。儘管中國經濟超過日本早在意料之中,但成為現實後還是讓人們感受到震動,世界將重新打量中國並適應以一種新的方式與這個經濟超級大國打交道。

  ■相關背景

  中國經濟發展歷程

  ◎1980年,中國經濟總量為3015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位於美國、日本、西德、法國、英國、意大利之後。

  ◎1990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波及,排名下降兩位,被加拿大和西班牙超越,位列世界第十,經濟總量為7006億美元。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總量為11590億美元,上升為世界第六。

  ◎2003年,因歐元升值,中國被意大利反超,排名下降一位,位列世界第七,總量為13720億美元。

  ◎2004年,中國經濟總量世界排序上升一位,居第六位。

  ◎2005年,中國以2.229萬億美元的GDP總量,超過意大利和法國,並略微超過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及德國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200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30萬億人民幣,超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首超日本,位列世界第二。

  ■觀點交鋒

  話題1中國是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主持人:16日,日本公佈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GDP12880億美元,而此前中國公佈的二季度GDP為13390億美元。許多人都宣稱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國。

  請問各位專家,二季度的數據能不能説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張燕生:一定會趕超的

  中國肯定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量超越日本是遲早的事。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為10%左右,日本為3%,以這樣的規模,換算到年來説,一定會是趕超的,這個趨勢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楊宜勇:還要看全年數據

  中國經濟總量趕超日本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是早晚的問題,所以並沒有什麼值得慶賀的。GDP總量的核算與外匯折算以及GDP計算方法有關,比較複雜,單靠第二季度GDP的數據還不具有説服力,還是要通過全年的數據來衡量。

  張漢亞:本來去年就該超過日本

  總量超過日本,這是必然的,去年本來就應該超過,但因為日元升值,沒能超過,而今年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比較快,上半年GDP增長達到11.1%,比日本的增長速度要快,所以超過是必然的。

  話題2如何看待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

  主持人: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出口國,最大的債權國,而且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現在經濟總量又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我們應該怎樣來看待這個世界第二呢?

  楊宜勇:關鍵是看人均GDP

  超越日本是一定的,但GDP總量只是一個數據的概括,並不能體現什麼過多的內涵,因此超越、增長都不足為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被數據衝昏頭腦,我們還是應該更加冷靜、客觀地分析目前的情況。

  其實GDP總量的上升或是超越其他國家對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影響並不是很大,GDP總量並不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真實實力,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人均GDP。

  作為發展中國家,要想向發達國家進步,GDP的量變是一定需要的,但要真正發生質的改變還是要在更多方面進行改進,作為大國,要在智力、體力兩個方面平衡發展,比如説在研發力量與體系方面,我們就需要改進。

  張燕生:我們不能陶醉其中

  我們的確是總量第二了,但是面對這樣的形式,我們並不能開懷大笑,我們還有兩個坎需要跨過。首先,我們GDP總量雖然超越了日本,但是人均呢?才是日本的1/10,在人均GDP上趕超日本還任重道遠。1995年日本的人均GDP是美國的1.5倍,一度前景大好,但是緊接著就是日本的10年停滯,而美國還在不斷發展,目前,日本是美國人均GDP的90%,所以可以看出,即使人均GDP超過日本,也不能陶醉其中。

  第二,GDP是經濟實力的一個衡量指標,但是我們要求的進步是整個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們還要在人才、創新很多方面進行探索和發展。

  張漢亞:核心是人均GDP

  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值得高興的,但更重要是在一些方面引起深思,我們國家的人口總數是日本的十倍,人多經濟總量就比較多,但是與這些國家相比,人均值要落後很多,經濟增長的核心還是人均GDP的增長,在這方面我們跟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主持人: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出口國,最大的債權國,而且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現在經濟總量又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我們應該怎樣來看待這個世界第二呢?

  楊宜勇:關鍵是看人均GDP

  超越日本是一定的,但GDP總量只是一個數據的概括,並不能體現什麼過多的內涵,因此超越、增長都不足為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被數據衝昏頭腦,我們還是應該更加冷靜、客觀地分析目前的情況。

  其實GDP總量的上升或是超越其他國家對我們的生活各個方面影響並不是很大,GDP總量並不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真實實力,最關鍵的還是要看人均GDP。

  作為發展中國家,要想向發達國家進步,GDP的量變是一定需要的,但要真正發生質的改變還是要在更多方面進行改進,作為大國,要在智力、體力兩個方面平衡發展,比如説在研發力量與體系方面,我們就需要改進。

  張燕生:我們不能陶醉其中

  我們的確是總量第二了,但是面對這樣的形式,我們並不能開懷大笑,我們還有兩個坎需要跨過。首先,我們GDP總量雖然超越了日本,但是人均呢?才是日本的1/10,在人均GDP上趕超日本還任重道遠。1995年日本的人均GDP是美國的1.5倍,一度前景大好,但是緊接著就是日本的10年停滯,而美國還在不斷發展,目前,日本是美國人均GDP的90%,所以可以看出,即使人均GDP超過日本,也不能陶醉其中。

  第二,GDP是經濟實力的一個衡量指標,但是我們要求的進步是整個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們還要在人才、創新很多方面進行探索和發展。

  張漢亞:核心是人均GDP

  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值得高興的,但更重要是在一些方面引起深思,我們國家的人口總數是日本的十倍,人多經濟總量就比較多,但是與這些國家相比,人均值要落後很多,經濟增長的核心還是人均GDP的增長,在這方面我們跟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話題3外媒炒作世界第二客不客觀過不過分?

  主持人:數據出來以後,許多國外的經濟學者、媒體都非常關注,甚至有人預言,中國將會在2019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一個季度的數據超越是不是真有這樣的意義?外媒的炒作過不過分?

  張燕生:關鍵是我們怎麼看

  外媒對中國報道的問題已經存在了很多年,目前有這樣三種理論比較流行:一是獨秀論,認為在目前的經濟大波動下,中國是最大的受益者,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二是威脅論,認為中國的發展對小國乃至整個世界都是有威脅的;第三種是崩潰論,認為中國會像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一樣,隨著經濟泡沫的瓦解,經濟將産生大的動蕩和倒退。現在又出來個第四種理論:就是中美二元大國論以及中國經濟世界第二論。這些説法都難免有失偏頗。我們應該看到新出的第四種説法後面緊跟的“經濟責任論”,以及西方國家以世界經濟第二的身份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有拖後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嫌疑,亦有捧殺中國的嫌疑。

  作為中國,對外媒的這些片面報道不要太過於在意,我想説的是,我們更應該在乎中國人如何看待我們現在的經濟地位。

  張漢亞:不能説是捧殺

  我們在超過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之後,現在又超過了日本,只能説明我們國家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外媒一邊倒的讚揚並不能説就是捧殺。我們國家上半年GDP增長11.1%,但我們同時也要意識到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怎麼樣有目的地學習其他國家,解決這些問題。

  楊宜勇:不必過多在意誇讚和捧殺

  對於外媒之前流傳的很多中國責任論、威脅論以及現在流行的普遍高度讚揚,我想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一國的進步一定會給其他的國家帶來或好或壞的影響,而媒體的看法也難説公正客觀。GDP總量的提高並不能證明實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對於別人不論是真心的誇讚,不需過多的在意,冷靜面對現在的局勢,走好自己的路就可以了。

  而對於我們自己,中國的經濟問題更應該全面看待,經濟總量的增長是一個方面,經濟結構和人均經濟數據是另一個方面,從這種程度上來看,中國距離日本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世界經濟第二的位置也有誇張成分。

  ■冷眼看差距

  與日本相比,

  中國經濟

  還存在哪些問題?

  主持人:剛才大家也提到,經濟總量超過日本只是一個數據,各位專家看來,與日本相比,中國經濟還存在哪些問題?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張漢亞:主要是技術、環保、生活質量方面

  核心的問題還是人均GDP的增長,我們現在強調科技創新,但跟日本這些發達國家相比,在一些技術水平方面,我們國家還是比較低,很多産品的核心技術都要靠進口,大部分的錢都給別人賺走了。在環保方面,國民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沒有日本強,我們國家的環境質量、空氣質量也沒有日本好。還有一點就是,在社會風氣方面,腐敗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在生活質量方面,我們的人均GDP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工資水平恐怕也是,而且我國現在還有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我們的工資水平都還比較低,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工資水平,壟斷行業的還好一點。

  楊宜勇:應注重科研投入和研發體系的構建

  實際上中國的經濟發展是時間和空間上的問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需要更多的準備、提升的時間和空間。

  我們國家與日本相比,很明顯的一個方面是製造業,同為亞洲的製造業大國,比較起來,中國一直都以製造初級産品或是以加工為主,很少有自主科研的成果,在全球所佔的份額也是少之又少。而日本不同,日本大多製造的都是電子、航空等製造業的高端項目,這樣比較起來,結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們要發展,不僅提高GDP,還要提高人均GDP。

  要明確生産什麼、為誰生産,如果我們一直都生産自己的布鞋,為NIKE生産運動鞋,而沒有自己的科技研發,那要發展起來就很慢了。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加注重科技研發力量的投入和研發體系的構建,不要只讓工人們去賺汗水錢。

  張燕生:我們要向經濟強國發展

  人均GDP超4000美元,中國已經步入中高收入國家,我們可以算得上是經濟的大國,但絕不是經濟的強國,什麼才是經濟的強國?

  首先,它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大國,目前,我們的國家只能稱得上是一個開放的小國,開放的大國應該是價格的決定者、規則的制定者、責任的承擔者,而不應該是追隨者和旁觀者。我們需要的是讓自己強大起來,去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其次,經濟大國還應該是一個創新能力強的國家,目前我國主要依靠低成本,我們的農民工、土地和資源都比較便宜,但是當土地、資源各個成本上升,低成本不存在的時候,我們就要摒棄傳統發展方式,我們要在培訓、教育、個人素質等各個方面加大投入。從模倣到創新,如何摒棄拿來主義,完成自主創新,我們在管理、制度和技術上如何提高,當出口受阻的時候,如何開發新興市場,自創市場、品牌、管理方式和銷售渠道。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呂天玲實習生周祖燕周思鄢杜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