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環球要聞 >

媒體稱經濟總量超日趕美將成必然 不必沾沾自喜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01: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必為GDP總量沾沾自喜

  《中國經濟週刊》評論員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這個“第二”其實只是早晚間事。2009年,中國GDP總值約合4.98萬億美元,日本則為5.07萬億美元。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0年中國GDP增幅將達10.5%左右,日本則為2.4%左右,因此,只要中國大體保持此前三十多年的高增長,經濟總量“超日趕美”將成為必然。

  我們知道,國際間的總量比較須進行全面詳盡的探析才能明了事物全貌,這對於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大國而言更是如此。一方面,即使到了“第二”,我國的人均GDP在全球仍然靠後;另一方面,經濟總量與一國強盛也不可完全等同。追溯歷史,1840年時,中國的GDP總量遠遠超過任何一個西方列強;1895年時,中國的GDP總量雖已退居全球第二,但仍數倍于當時的日本;1937年時,中國的GDP總量仍然不遜於當時的日本……

  儘管體量龐大,但是中國的發展水平仍然很低,由此決定,中國經濟必須持續保持較高的增速才能逐漸迎頭趕上。這就要求,中國經濟首先要跨過很多發展中國家就此止步的“中等收入陷阱”。

  不要以為這是一個按部就班就能輕鬆完成的跨越。按照世界銀行總結的規律,“從低收入經濟體成長為中等收入經濟體的戰略,對於向高收入經濟體攀升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原因則在於,處在中等收入階段的國家,原有增長機制效用逐漸歸零,而新的增長機制又因為路徑鎖定無處發掘。

  此前三十多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改革”與“開放”雙輪驅動,致使原本大量閒置的生産要素被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地配置到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在這個自上而下的戰略實施過程中,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綱領下,依託公共政策轉型與市場體系發育間的良性互動,基本保持了政府與企業目標函數的高度一致。

  然而粗放式的生産方式終究會使要素投入加速逼近其極限。現在更棘手的是,近年來,由路徑依賴所導致的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也已經趨緩,原本一直被認為無限供給的低成本勞動力則開始走向“劉易斯拐點”。凡此種種,無不要求政府與企業——尤其是政府及時依據新的約束條件重新設置其目標函數。

  事實上,中國的資源配置系統仍然由政府所主導,政府的行為可以通過一系列傳導,影響到經濟增長各個環節。因此,當此中國經濟力圖全面轉型之際,提綱挈領的任務應該是:第一,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完善制約、監督機制;第二,加快市場化改革,消除資源配置扭曲;第三,保障分配公平,啟動居民消費。做到這三條,身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才能繼續史無前例的復興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