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人民日報關注體教結合 清華跳水培養模式何去何從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2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著名跳水教練于芬在清華大學指點隊員訓練

  中新網北京8月2日電 《人民日報》近日連續刊發文章,探討中國的“體教結合”之路。在這種中國體育模式的嘗試迎來23年之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這種彌補傳統模式不足的新模式,卻山重水復疑無路。其中,該報在一篇題為《迷茫的清華跳水隊》的文章中就指出:“在不改變現有體制的前提下,清華跳水隊將何去何從,或許無人能給出明確答案。”

  報道稱,上世紀50年代起,在政策導向下,體育界建立了一個從業餘體校——省市專業隊——國家隊的運動員培養模式,教體分離。這套高度整合資源的訓練管理模式培養了一大批世界冠軍,促進了中國體育的超常規發展。但上世紀80年代之後,這套體系逐漸暴露出成材率低、人才畸形發展、退役後轉型難等諸多問題。而運動員飽受傷病困擾、競技體育封閉運轉等問題的日漸突出,更使這種培養模式開始遭受越來越多的質疑。

  1987年,原國家教委和原國家體委在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這是“體教結合”進入實質性階段的開始,是要建立一個除體育系統培養運動員渠道之外,以教育系統為主體,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一條龍”體育人才培養體系。體教結合主要形成了幾種模式:第一種是高校直接引進退役運動員;第二種是體工隊與高校聯合辦隊;第三種是高校直接招收現役運動員;第四種是高校跟中學、小學直接挂鉤,形成教育系統內部的獨立培養體系。

  清華跳水隊曾被視為中國“體教結合”的探路者,人才培養原本在教育系統內部運行得非常順暢,但一旦涉及與體育系統的銜接,就碰到了無法解開的死結。撤銷“雙註冊制”(“雙註冊制”意味著所屬隊員既可以代表學校、又可以代表地方參加體育系統的比賽)所引發的人才流失,與其説是運動員在現有競賽體制下的被迫選擇,倒不如説是體、教兩個部門之間的交鋒與博弈。

  《人民日報》認為,如果説經費和生源是“體教結合”看得見的路障,那麼體制才是埋在這條路上的最致命“雷區”。用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的話説,教育的事,體育口辦不好;體育的事,教育負擔不起,體教之間存在著無形的壁壘。

  現行體制下,體育部門掌控著國內的運動競賽舉辦權、國際賽事的參與權、優秀選手的選拔權等資源,這使得學校培養的高水平運動人才很難進入國家競賽體系。學生運動員從學校途徑是報國無門,從某種角度是對高校踐行“體教結合”的一種壓制和不認可。

  在清華跳水隊中,這種現象頗為明顯,很多選手為了能夠進入國家隊,不得不選擇出走到省隊,然後迂迴到國家隊的路線。而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的清華跳水隊,卻兩手空空,遭遇人才的流失。譬如,在剛剛結束的全國跳水冠軍賽中,曾經在清華大學跟隨于芬訓練的六名弟子進入前三名,其中,何姿獲一米板和三米板冠軍,施廷懋一米第三;林躍全能冠軍、十米臺第三名,楊禮光亞軍;周呂鑫十米臺冠軍,雙人第三;劉嬌獲女子三米板第三名。不過,這些選手都是代表了一些省隊,他們的成績在名義上與清華跳水隊無關。

  對於清華跳水隊的何去何從,有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大致不外三種出路。

  其一,就是更好地將“體教結合”納入到“舉國體制”的內涵中去。

  無論是“體教結合”,還是傳統的專業培養體制,其實都是舉全國之力,做好中國的體育事業。清華跳水隊總教練于芬在採訪中曾説:“舉國體制是舉全國之力,走多元化發展之路,在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邁進。” 清華大學“體教結合”培養模式、,是以人為本,多元化培養人才,是傳統的專業隊培養體系的一個很好的補充與完善。同樣都是舉國體制的一部分,也是對運動員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嘗試。

  事實證明,清華大學的“學訓結合”,是行之有效的,在過去的三屆奧運會上,都有該校跳水隊總教練于芬培養出來的選手奪取奧運冠軍。“體教結合”的培養模式,與專業培養體制,不是矛盾和對立的,而是可以兼容的,互相補充、互相完善的。

  不過,2001年全運會上清華跳水隊大放異彩後,過去曾讓他們如魚得水的“雙註冊制”的取消,將清華跳水隊幾乎扼殺。“雙註冊制”的取消,直接將清華跳水隊與各省隊從合作培養人才的“雙贏”關係,轉而推到各自為陣的競爭關係。這也使得清華大學辛苦培養的大量優秀選手半途流失,而這些少年選手本應該在技術和全面素質的塑造上可以更加強大,更加完善。

  其二,清華跳水隊成為境外優秀跳水運動員的人才生産線。

  在經歷了人才流失和各方的冷落後,清華大學跳水隊也面臨新的窘境。他們可能會成為國外優秀跳水運動員的人才生産線。清華大學跳水隊作為一個大學體制下的隊伍,在失去了對中國跳水人才培養的作用後,可能會面臨國際化的路線。大學是沒有國界的,尤其是對於清華大學這樣的名校而言。

  很多來自境外的選手,目前開始把目光放到了清華大學跳水隊這個生産名將的“跳水黃埔軍校”上。據記者了解,現在清華大學跳水隊就有不少來自港臺和歐美的選手,目前正在接受訓練,準備參加其所在地區的跳水選拔賽。如果他們一旦成才,將來可能會成為中國隊的對手。

  其三,清華跳水隊的隊員被迫出走他國,以外籍身份代表其他國家出賽。

  清華大學跳水隊面臨的第三個可能,也是一些隊員們的出路,也許就是大量優秀人才的浪費與流失。清華大學跳水隊的隊員雖然水平很高,但是因為一些眾所週知的原因,卻往往面臨報國無門的窘況。有些隊員雖然具有很強的實力,是全國同齡隊員中的佼佼者,如被認為是體教結合的完整作品——已經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大三讀書的熊晴清,就長期無緣國家隊,也從未有機會以真正大學生身份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當然,一些隊員在家長的勸説和外界的動員下,也許會轉走他國,成為像乒壇的李佳薇等人那樣的“海外兵團”,最終調轉槍口成為國家隊的威脅。

  《人民日報》認為,對於為什麼要“體教結合”,中國體育沿著舉國體制所走過的軌跡,已經給出了答案。無論從人的發展角度,還是體育的發展角度,“體教結合”都必將是未來的趨勢和主題。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在生産大量金牌與冠軍的同時,也無情剝奪了運動員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我們只能看到極少數登上“金字塔尖”的勝利者,卻遺忘掉絕大多數淪為塔基的失意者。文化的缺失成為運動員轉型再就業的“致命傷”,也在相當程度上動搖了中國體育後備人才體系的根基。這些愈演愈烈的弊端,逼迫我們必須改變,體育回歸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也許,將“體教結合”儘早納入目前的“舉國體制”,與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相得益彰,互相補充,同時打破橫亙在體育與教育兩大部門之間的藩籬,切實保障好大學體育運動隊的利益,在成績與財政支持上向其適當傾斜,從物質和精神上都給予鼓勵,才是中國“體教結合”的出路,也是清華大學跳水隊們等成功模式的出路。在高校將與體育相關各學科資源調動起來,一起在體育技術和運動員自身素質的提高上充分發揮作用,必將使得我國體育成績在世界體壇更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