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6540萬套空置房虛假信息持續發酵 權威部門失語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30日 02: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540萬套空置房”一事正在持續發酵

  雖然這一數據招來多方質疑,且事後已被斷定為不實報道,但這場由空置房引發的“口水戰”仍未有停歇的跡象,關於全國具體有多少套空置房至今也沒有一個權威結論。《經濟參考報》記者向國家統計局求解真實的空置房數據,國家統計局28日給予回復,但並未提供具體數據。當記者向中國指數研究院、戴德梁行、中原地産等機構求解這一數據時,也未能獲得一個全面的數據。

  “雷人”的6540萬套空置房

  對於急切希望了解到相關情況的人士而言,仍舊一頭霧水。專家認為,雖然國內對空置房尚未有一個統一的認定標準,但有關部門不應“失聲”,應給出説法,從而為更長遠的樓市調控提供決策參考。

  在媒體此前的廣泛報道中,以下幾個數字被反復引述———國家電網公司在全國660個城市的調查顯示,有高達6540萬套住宅電表連續6個月讀數為零,這些空置房足以供2億人居住。消息出來後,國家電網公司進行了辟謠。

  國家電網外聯部相關人士在電話中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國家電網從來沒有統計和發佈過此類數據。不僅如此,這些數據也受到了業內人士的普遍質疑。

  經濟學者郭凱稱,6540萬套房,以70平方米一套計算,合45億平方米,而中國2009年竣工住宅用商品房僅5.77億平方米,也就是説,除非1995年以來所有新建成的商品住宅房都是空置的,積累到去年,才有望達到6540萬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也認為,6540萬套空置房的數據很“雷人”,實不足信。

  他指出,以2009年底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29平方米左右來計算,則全國城鎮存量住宅總面積為180億平方米;若按套均100平方米計算,則6540萬套住宅的建築面積為65億平方米,這就意味著當前我國城鎮住宅空置率高達36%。

  另據報道,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城市科學系老師張景秋和孟斌曾經帶領課題組,對北京50多個2004年至2006年售出後入住的小區用電情況進行了調查,其 結 論 是 , 電 表 幾 乎 不 走 的 比 例 高 達27 .16%。而電表不走的比例還在陸續上升,2007年時達到29%。並且越往外環空置率越高,市中心二環至三環空置率水平大約在20%左右,四環至五環就上升到30%左右。

  但上述國家電網人士稱,由於我國用電情況比較複雜,通過電表使用情況來反映房屋空置率是不現實的,比如幾戶合用一表、使用插卡電表等,都無法真實反映房屋所有者的居住情況。如果一戶居民擁有兩套住房,輪換居住的話,兩套住房都有連續的用水、用電記錄,更是無法貿然判斷房屋是否空置。

  “所以,通過用水、用電、用氣等能源資源消耗方式來統計房屋空置率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行的。”上述人士説。

  張景秋也曾對媒體表示,這種空置率的計算方法只是探討的方向,其數據並不具有權威性。因人力和物力的限制,有效的調查樣本僅880個;用電調查只進行了兩次,可能會造成誤差,如住戶可能外出旅遊,沒有在家。另外,調查的電表都是安在樓道能直接看到數字的,沒有入戶調查,這也會存在誤差。

  在判斷房地産市場是否健康的指標中,房價收入比和房屋租售比通常是被引用較多的兩個。其實,房屋空置率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作為市場供需關係的風向標,空置率反映了市場有效供給與市場有效需求之間的缺口。

  空置率過高被認為是一種風險,因為這説明不合理或非理性住房投資比例過高,樓市泡沫隱現,而且扭曲了住房供求關係,加劇了房地産市場供求失衡矛盾,從而導致住房資源的浪費。

  必須指出,空置是房地産市場的常見現象,理想的空置率並非越低越好。在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空置率一直有比較完善的統計制度和方法。有數據顯示,英國的空置率約為13%,美國則為10%。

  遺憾的是,國內的空置率統計一直未能與國際接軌。迄今為止,官方和民間對空置房的定義仍然存在分歧,空置率的計算方法也不盡相同,這導致了業界對空置率的判斷出現了非常矛盾的觀點。

  比如,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曾經公開表示,如果按綜合空置率計算,中國住房的空置率大概不到4%,空置率高是假象。而北京市房協住宅學術委員會委員蔡金水則指出,北京1個城市可以閒置50萬套,全國600個城市閒置6000萬套,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就是統計標準不統一的結果。拿這一次的空置率“口水戰”來説,雖然媒體和民眾討論得不亦樂乎,但由於空置率的難以界定,大家各自表述,很難説他們討論的是同一個東西。這有點像粵語俗稱的“雞同鴨講”,即雞和鴨在講話,語言不通,自然無法溝通。

  至今,我們沒有聽到國家統計局和住建部等有關部門出來給一個説法。權威部門在空置率問題上的缺位與失語,使得空置率的大討論最終得不到一個結論,公眾的疑惑沒有得到解釋,不滿的情緒正在累積。

  距離國務院發佈“國十一條”已經百日有餘,當前的樓市進入了深度博弈階段,在“量跌價難降”的微妙時刻,一個準確的空置率數據無疑將給下一步的樓市調控提供決策參考,比如説出臺房産稅,甚至是空置稅。

  西方國家對空置房均有應對措施。在德國,業主必須使空房得到重新利用,在房屋閒置率超過10%的市鎮,當地政府會推倒那些無法出租的住房。在法國的一些城市中,房屋閒置的第一年,業主必須繳納房款10%的罰金,第二年為12.5%,第三年為15%,以此類推。丹麥政府則早在50多年前就開始對那些閒置6周以上房屋的所有者進行罰款。

  對症,方能下藥。就空置率而言,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國內房屋空置的真實情況,是否嚴重以及嚴重到了何種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