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外交部副部長傅瑩説中國的成就應得到尊重和理性分析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30日 01: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柏林7月29日電(記者劉向)最新一期德國《時代》週報刊登了本月早些時候在柏林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進行的專訪。傅瑩在專訪中説,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應得到尊重和理性分析,而不是總被要求去迎合西方的標準。

  傅瑩説,西方世界承認中國的經濟進步,也讚許中國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發揮的作用,但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對中國的政治進步視而不見。西方發達國家想要和很多國家分享自己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卻不想分享自己的財富和生活水平,而這些正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礎。

  她説:“當你評論中國做這個或不做那個,你是在用自己的標準進行衡量。我在想,不知你們是否記得當你們處於像中國這樣的工業化早期階段時,你們的人權狀況又如何?現在,你們創造了高福利國家,溫飽對你們而言早已不是問題。而我們擺脫經濟困難的時間還不長,我這一代人還經歷過饑餓。如果你們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中國,如果你們總指望中國變成一個西方式的國家,那麼你們總是會被這種期望所迷惑。”

  在談到人權問題時,傅瑩説:“保障人權已于2004年寫入中國憲法,我們的法律和法規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在我看來,中國不論是在對人權的態度上,還是在實踐上,都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但一些訪華歐洲代表團的態度依然沒變,“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指責我們”。

  她表示,中國並不拒絕人權這一概念,也主張有批評。“現在,一方面中國並不拒絕人權這一概念,並在逐漸學習,吸收那些能夠種植在中國土壤裏的觀念,使其在中國茁壯成長;但另一方面我們反感別人強迫我們做什麼,這種感覺讓人不舒服。”

  傅瑩説:“我們是主張有批評的,沒有批評就不會有過去30年來的改革。有時也許進展比較緩慢,因為中國是如此之大的一個國家,但我們的改革一直在向前推進。然而,一些媒體在報導中國時,就像個最後總要在菜裏多加一些醋的廚師,每道菜都是一個口味,總是酸溜溜的。”

  她指出,過去幾年裏,西方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更廣泛了,奧運會之後,報道也變得更平衡,“但一直都還有酸溜溜的感覺”。“如果你想了解中國,僅僅去挖掘你們感興趣的東西是不夠的,僅僅去傾聽那些用你們的語言、順著你們的心意説話的人是不夠的,真正重要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在13億中國人中找到極端主義者不是件難事,在任何事情上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只有真正弄明白什麼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