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大地震>首週末票房創新高 觀眾需要真誠的電影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7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默默走出影院,許多人的眼睛紅紅的,有人還在擦著眼淚……電影《唐山大地震》自7月22日公映以來,在各影院門口,這樣的場景一再出現。一些看完電影的觀眾説:好久沒有這樣感動過了。7月26日,國家廣電總局傳來消息,從7月22日零點至7月25日24點,《唐山大地震》的首週末票房超過1.6億元,創國産影片同期票房新高,一些城市甚至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近年來,中國電影産業規模不斷擴大,預計2010年全國影片産量有望達到500部,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收入有望突破100億元。然而,在這樣的高速發展中,真正叫座又叫好的國産影片卻並不多見,既反映當下社會現實生活,又備受觀眾青睞的則少之又少。觀眾和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電影?中國電影如何突圍?《唐山大地震》帶來了啟示。

  集體形象還是個體形象?

  中國電影呼喚新的敘述方式

  看名字,有人會習慣性地認為這是一部抗震救災題材的影片,會充溢著宏大敘事和英雄氣概。

  不搞宏大敘事,不拍抗震救災——導演馮小剛堅持採用小説《余震》的故事原型,將表現唐山大地震的切口濃縮到一個普通家庭,通過表現主人公李元妮一家人長達32年的情感救贖過程,通過他們各自經歷的高考、戀愛、下崗、南下打工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唐山和中國社會的變遷。對地震及災後個體經驗的呈現,貫穿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始終。

  對此,馮小剛表示:“不管是《集結號》中的穀子地,還是《唐山大地震》中的李元妮,在我看來,任何宏大的命題,只有通過對個體經驗的表現,才能讓觀眾看到其中的意義。這樣的人物和故事,才能‘接地氣’。”

  面對一個災難性的歷史事件,敘述的對像是面向集體還是面向個體?是面向社會群體行動還是面向個人心靈承受?“過去面對這樣的歷史事件,我們往往是選擇面對集體,怎樣抗震救災,怎樣重建家園,怎樣體現出我們放之四海而皆知的那些道理和精神。這樣的表現方式取向非常正確,但在取向正確的基礎上,存在藝術敘述的不合理。”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説,這種藝術敘述的不合理在於,過多地突出了電影的宣傳功能、説教功能,使現實主義創作的某些方面走向衰退,難以得到觀眾的認同。

  其實,《唐山大地震》並不是沒有“宏大敘事”,只是這種敘事是隱含在個體命運之中呈現出來的。當小女孩方登在震後的雨中醒來,看到周圍的斷壁殘垣和爸爸的屍體茫然失措時,一位解放軍叔叔過來默默地抱起她;當李元妮背著受傷的兒子趕往救護點,極度的悲傷和勞累使她近乎暈厥時,又是兩位戰士及時出現,將母子兩人背起來……一個個看似平淡的場景,分明讓人感到了一種力量。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表示,“面對地震題材,傳統的表現方法更多的是展現抗震救災的宏大場面,其實這部影片也表現了解放軍救援搶險的場景,但突出對個體經驗的表現,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和感動。”

  張宏森認為,藝術敘述從個體經驗入手,使《唐山大地震》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現實主義作品,實現了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新突破。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饒曙光説,“現實主義的現代化轉換,就是在借鑒現代電影的各種敘事經驗和智慧的基礎上,回歸現實生活,實現與當下觀眾審美訴求的對接。”

  現實生活如何呈現?

  中國電影不能缺乏溫度

  影片上映以來,“你哭了嗎?”成為很多看過《唐山大地震》的觀眾相互交流的一句話。然而,留在觀眾心中的不只是悲慘和苦難,更有親情的可貴、生命的寶貴、生活的溫暖和希望。馮小剛説:“雖然《唐山大地震》中李元妮一家歷經各種苦難,但我仍然希望每個人走齣電影院的時候,心裏都有一點溫暖和愛。”

  “這部電影真正的力量不在於它對災難現場的營造,而在於它的情感內涵。”王中磊説,“任何商業上獲得成功的影片,都必須傳遞一種主流價值觀。對中國人來説,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是主流價值觀,重視親情也是主流價值觀。”

  “過去一些導演對情感的表達有個很大的局限,就是滿足於狀態的呈現,滿足於情緒的宣泄,導致它缺乏溫度,所以觀眾還是不買他的賬。”張宏森認為,《唐山大地震》對母女心靈之門的洞開,親情冰川的消融,恰好獲得了觀眾的情感認同。

  怎樣贏得觀眾和市場?

  中國電影需要真誠的態度

  《唐山大地震》的創作團隊集中了一批國內頂尖的電影製作人才,然而,《唐山大地震》呈現的卻是最平實的電影畫面。按照常理,《唐山大地震》的創作團隊可以拍出非常炫目的畫面,但導演卻一再強調回到傳統的拍攝手法。

  張宏森認為,面對災難題材,《唐山大地震》在電影語言方面的可貴之處在於,克制了創作中通常難以避免的技術衝動和戲劇衝動,避免了過度使用高科技、製造大場面,在鏡頭語言的運用上更加強調自然。

  到底該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來贏得觀眾和市場的認同,中國電影一直在努力嘗試,或者試圖將好萊塢的科技優勢與東方功夫、文化傳統嫁接,或者直接把容易在市場上贏得認同的模式拿過來,一些電影還運用了小品、二人轉等一些流行元素。

  當更多電影投資者和創作者還在苦苦思考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電影的時候;當一些人還在單純為贏得票房而抓耳撓腮尋找噱頭的時候,《唐山大地震》卻以它最原始的真誠,得到了觀眾和市場的認同。

  張宏森説,“《唐山大地震》在方法上給我們的刺激不多,但我們還是被它吸引,因為它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其實方法並沒有那麼重要。”

  中國的電影觀眾需要的,正是像《唐山大地震》一樣真誠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