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揭秘成都“蜂巢族”:80平米房擺25張床(組圖)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2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新聞導入

  “蟻居族”,是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四五人租住一間房。和“蟻居族”比,成都還有一群更壯觀的“蜂巢族”,他們常常幾十人住在你隔壁。他們可能是一群農民工,可能學歷只有小學;因為很多原因,他們是被鄰居討厭的一群人,好像是些會蜇人的蜜蜂。

  但鄰居很少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人的,因為不曾走進那“蜂巢”。

  “剛來時感覺人家瞧我們的眼神總不對,可想著只要比老家掙錢多,也就無所謂了。”

  1個人8平方米生存空間

  武侯祠東街新3號的住宿小區5樓1號是一個典型的“蜂巢族”居住點。走進5樓1號的房門,頓時一陣熱氣夾雜著汗味撲面而來。

  這個本來比較寬敞的一廳兩室被一架挨著一架的上下床擠佔了整個空間,記者大概數了一下,共有25個床位。如果按25張床住25個人算,此房內人均僅3平方米的居住環境。樓下鄰居説,這個房子月租1600元。按人頭攤下來,公司為其每個人花費的住宿成本不到100元每月。

  不過,房屋內的租戶吳軍説,雖然有25張床,但他們這裡“只”住了十多個人。如此算來,人均居住環境也不足8平方米。

  一位姓張的小夥此時正坐在一張雜亂的床舖上閉目養神,他説,住在裏面的人都是附近一家酒店洗浴中心的員工,個個是20多歲的年輕小夥,精力正旺。

  對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他們肯定是有意見的。“這麼多個人住在一起確實有點擠。但老闆是包吃包住,我們也不好提意見。”一位自稱在酒店內打雜的小夥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一邊回答説。“現在包吃包住的工作很難找了,而且在市區。”一個姓張的小夥子插嘴道。

  有些問題全靠上網和MM聊天

  賺的錢要省,所以他們沒有太多花費,他們的生活很安靜。

  這些小夥自稱一天只上8個小時的班,掙的錢也不多,就1000多元。所以,他們除了看電視就是睡覺,因為這樣“不花錢”。

  姓張的小夥説:“現在我們實行的三班倒工作制,這周我是下午3點到晚上11點。”在這個時間,其實比較適合出去逛街休閒。但他們不願意,“出去玩的話,地方不熟悉,又要花錢,所以上午的時間就都拿來睡覺了。”

  不熟悉成都,小夥們唯一的休閒場所就是附近的一家網吧。小夥説,“現在這個經濟條件耍不到朋友,在網上和MM聊聊天總可以嘛。”這也是一種過渡方式。“我家在農村,我是跟著老鄉來成都打工的,剛來的時候感覺人家瞧我們的眼神總不對。”一直很安靜的一個小夥説,他們承受這樣的眼光太久,所以現在也有些畏懼被人正視。小夥扯了扯他有點破舊的床單,又開口説道:“可想著只要比老家掙錢多,也就無所謂了。”

  當然,他們都希望多攢點錢,以後可以自己做生意,當然是小本生意。

  樓下的呂教授家,每天能接近50盆樓上漏下的臟水,只好在外重新租了一套房子暫住。

  樓下教授被他們氣得搬家了

  居住在這群“蜂巢族”樓下的,是40余歲的呂女士——西南民族大學的一位教授。

  説起樓上的“蜂巢族”鄰居們,她苦不堪言。“我在這裡住了很多年了,但今年5月,我們一家人旅遊完回到家中,眼前的場景卻把我嚇了一大跳!”她回憶説。當時,剛走進屋子裏的她,發現屋內到處是水,還伴隨著尿臭的味道。“進屋一看,才知道是廁所在漏水。”黃色的水跡蔓延屋內。“你看看我家的傢具很多都用塑料薄膜封了起來。“呂教授講到,很多貴重傢具,她已經移往別處。

  家中的“綿綿細雨”一直不見“天晴”,呂教授和家人只好拿著臉盆在廁所裏接水。呂教授表示,每半個小時,臟水就剛好接一盆,一天之內要接接近50盆。無奈,跟樓上租客協商未果之後,呂教授一家人只好搬離了自己的家,重新在外租了一套房子暫住。

  對樓下總是反映他們漏水,吳軍表示,這套房子有兩個廁所,其中一個總是漏水,“因此,我們在漏水廁所門上貼了告示:‘嚴禁在此如廁,違反者罰款100元‘。”但由於居住的人實在太多,一個廁所總是不能滿足25個人的需求,“因此還是有人使用這個漏水廁所,總不能讓這群年輕人憋著吧!”(記者 呂瀾希 實習生 石曉 攝影 肖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