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北京中産階層約有540萬人 多數成為房奴、車奴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8日 01: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目前北京中産階層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所佔的比例已經超過40%,約540萬人。這是昨天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佈的《2010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公佈的數據。該報告從社會事業、社會管理、社會結構三個方面對2009年至2010年北京社會建設中的熱點問題進行剖析。

  關鍵詞中産階層

  月均收入6000元成中産

  根據《報告》對北京社會結構的分析,目前北京中産階層在社會階層結構中所佔的比例已經超過40%,約540萬人,這一比例高於23%左右的全國平均水平(據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這一點與北京作為大都市的經濟、文化等優勢密切相關。

  從收入狀況來看,北京市統計局7月16日公佈的2009年北京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37元,《報告》調查的中産階層平均月收入為5923.18元,中産階層家庭平均月收入為10007.96元(家庭人均月收入為3692.97元),而北京城市居民家庭平均年收入水平22417元。鋻於調查中發現中産階層低報收入的情況十分普遍,因此,中産階層實際收入應高於調查結果。

  北京中産階層收入的內部分化程度要高於社會總體水平。其中最高收入群體是中小企業主群體,月平均收入達到9666.67元,最低的則是辦事人員等群體,為2947.76元。調查結果表明,中産階層20%最低收入組與20%最高收入組的收入差距為9.09倍。

  多數成“房奴”“車奴”

  《報告》指出,當前中國中産階層主要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的中層領導幹部、中小私營企業主、企業部門經理人員、教師、醫生等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以及部分個體工商戶。在中産階層內部,只有170萬人,即30%左右處於中上層,還有近70%處於中下層,面對著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

  從內部分層來看,處於中産階層最上層位置的主要是領導幹部,此外還包括大部分中小企業主和部分經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權力,擁有高收入,消費能力強,普遍擁有房産、私家車以及其他高檔消費品,在文化資源、組織資源和經濟資源擁有方面處於優勢。

  辦事人員、大多數個體工商戶以及中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處於中産階層的中下層位置。規模大約在308萬人左右,佔中産階層總人數的68.5%。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在組織資源和經濟資源擁有方面處於相對劣勢位置。消費需要旺盛,用並不高的收入水平面對高房價、汽車等大宗消費,成為“房奴”、“車奴”。

  吃住等實物消費比重大

  中産階層被冠以“消費前衛”的頭銜,在人們的印象中,這一群體住大房子,開好車、生活方式豐富多彩,而實際上中産階層卻由於經濟壓力過大,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傾向於財富的積蓄,消費受到抑制。

  這表現在,基本耐用消費品普及,住房、食品等實物消費在中産階層家庭消費結構中佔有突出的位置,服務消費沒有得到充分的成長。他們的消費支出佔收入比重遠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如家庭月均消費4600元左右,人均消費1700元左右,消費支出不到家庭收入的一半。

  >>建議

  參照房價等調個稅起徵點

  調查顯示,中産階層的負擔還很重,尤其那些處於中下位置的中産階層,教育、醫療及住房消費的巨大壓力,正在透支他們的生産能力。因此《報告》指出,減輕中産階層的負擔應是政策設計安排的重要取向之一。這些政策應包括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徵點,加強對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的調控。

  有專家建議參照北京主要消費品價格,如商品房的平均價格,確定個人所得稅起徵點,這樣可以避免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一刀切,使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區得到區別對待,同時也可以使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水平與消費水平相挂鉤。對於各個階層而言,這樣做更為公平合理。

  關鍵詞房價

  一般家庭25年買套90平米房

  內容:北京房價近年來不斷上漲,按照2009年11月的平均價格17810元/平米計算,在北京購買一套90平米的普通商品住房需要支付160萬元,相當於一般家庭25年的可支配收入,北京居民的房價收入比為25:1。

  建議:專家指出,北京的住房政策應該把60%的人納入保障政策體系,20%的居民(中等收入者及中低收入者)可以享受“兩限房”政策,20%的居民(中低收入者)可以租賃公租房或購買經適房,20%的居民(低收入者)可以享受經適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政策。目前,北京市的政策性住房數量仍太少,政府應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體系,加大力度建設政策性住房。

  根據北京2010年土地供應計劃,今年限價房、經適房、廉租房、公租房和定向安置房用地達到1250公頃。

  關鍵詞養老

  “獨子養老”時代需分層管理

  內容:根據預測,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350萬;2050年將達到650萬的峰值,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獨子養老”時代的到來,傳統家庭養老的模式讓年輕人不堪重負。北京為此啟動試點,在社區建服務站服務老人。

  建議:對老年人群體進行細分和定位,分層次、分類別建設和管理養老機構。具體來説,政府投資建設基礎性、保障型養老服務機構,以低收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實行政府定價;政府通過政策扶持社會力量建設一般性、舒適型養老服務機構,以一般工薪老年人為服務對象,實行政府指導價,使多數普通老年人願意住且能住得起;此外,還應有完全市場化運作的高檔型養老服務機構。同時,城六區應該著力發展社區中的小型養老院,充分利用社區內的閒置資源,又避免了修建專門養老機構的高昂成本。

  相關

  “新居民”互助服務站將全市推廣

  本報訊 昨天,由北京市社工委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建立的北京工業大學社會建設研究院正式揭牌。北京市委社工委書記、北京市社會建設辦公室主任宋貴倫在北京社會建設專題研討會上透露,新居民互助服務站這種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新模式近期將在全市全面推廣。

  宋貴倫表示,北京市社會服務管理的行動方案已經編寫完成,將於近期出臺。方案圍繞社會的保障體系健全,為各類社會群體服務、社區服務管理、社會組織服務管理、新媒體管理、社會領域黨建工作等6項重點工作推出90項新措施,將成為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的新起點。宋貴倫介紹,在行動方案中,關於流動人口管理有很多創新舉措。其中,石景山新居民互助服務站管理模式將在全市推廣。

  新居民互助服務站由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率先推出。其主要內涵是讓流動人口聚居區的人們在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方面享受當地居民式待遇,同時由他們自治管理。一些流動人口家庭,丈夫外出務工,在家裏照看小孩的妻子有充足的空閒。在街道引導下,類似這種平時時間相對充足的人員被選為服務站的隊員,實行自我服務、自我監督。

  據石景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蘋果園街道已經在10個流動人口聚居的大院成立了7個新居民互助服務站,現共有互助隊員80人, 2048位流動人員有了他們的新名字:新居民。互助站成立後,提供服務和進行管理均由服務站內部人員負責。試點不到一年,原本安全、衛生環境都很差的流動人口聚居區實現了刑事案件零發案率,公共衛生環境也有了很大改觀。街道一方面根據他們的需要,在就醫、教育等方面進行協調,同時為他們推出了新居民專場招聘會、新居民一卡通、新居民大課堂等專項服務。政府和新居民之間實現了“互助”。

  目前石景山區流管辦已將推廣“新居民互助服務站”、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列為今年的區政府摺子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完成推廣工作。

  >>釋疑

  中産階層≠中等收入

  北京的中産階層有540萬人?對於這一數字一些市民表示懷疑。一直以來,對於中産階層的特徵,人們認為是收入標準。在公眾的想象中,中産階層是那些擁有高收入、消費前衛、生活體面的群體,收入成為中産階層最重要的身份標識。

  《報告》指出,中産階層不等於中等收入。中産階層是以腦力勞動為職業,或擁有一定的生産資料,從事中小規模生産經營,擁有的經濟、組織資源處於社會中間位置,而文化資源水平則處於優勢位置的人。

  在西方社會,對於中産階層收入並非如國內如此看重。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劃分,在美國,家庭年收入在3萬美元至15萬美元的都是中産階層,2008年美國家庭稅後平均收入水平在4萬美元以上,由此美國中産階層的大多數是中低層收入的群體。

  在西方社會,通常中産階層對應的是職業群體,但是,在中國中産階層的“産”更多地被賦意為“財産”。專家指出,在現代社會中,社會分層指標已經從財富維度轉向了職業維度,社會分化越來越表現為職業的分化,收入的多寡越來越取決於職業位置的高低。在這個意義上,用職業來界定中産階層,比用收入更能揭示中産階層這一群體特質。

  《報告》認為,強調中産階層在職業基礎上的資源擁有的特徵,而不僅僅理解為高收入群體,對於政策安排設計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技術革命及全球化的背景下,國家的興盛不僅僅取決於出現一個規模擴大的中等收入者群體,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一支規模壯大了的擁有文化資源與組織資源的中産階層隊伍。

  中産階層特徵及分佈

  最上層 12.5%

  包括領導幹部、大部分中小企業主和部分經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掌握一定權力,擁有高收入,消費能力強,普遍擁有房産、私家車以及其他高檔消費品,在文化資源、組織資源和經濟資源擁有方面處於優勢。

  中 層 19%

  包括經理人員、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中的大多數。他們在工作中擁有一定的支配力,獲得相對較高的收入,消費能力較強,擁有房産、私家車以及其他高檔消費品的比率較高,但相當多的人有銀行借貸。在文化資源、組織資源和經濟資源擁有方面處於相對優勢的位置。

  中下層 68.5%

  包括辦事人員、大多數個體工商戶以及中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接受過良好教育,但在組織資源和經濟資源擁有方面處於相對劣勢位置。消費需要旺盛,用並不高的收入水平面對高房價、汽車等大宗消費,成為“房奴”、“車奴”。

  製圖 楊佳寧 本版采寫 本報記者 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