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我國教育改革:以人民願望為動力 以國家發展為目標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2日 12: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吳晶、崔清新

  1978年,以鄧小平同志親自做出恢復高考和派遣留學生等重大決策為起點,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

  1985年,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作出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教育事業邁入大變革、大發展、大跨越的全新時代。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改革以人民願望為動力,以國家發展為目標,在困難與挑戰中不斷深化,推動我國教育事業不斷前進。

  保證“人人享有”:基礎教育改革創造世界奇跡

  2007年9月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下馬關鎮11歲的女孩馬蕓重新背起書包,回到校園。在這之前,因為家庭貧困她輟學在家。

  2007年秋季,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在中西部農村地區的實施,改變了馬蕓和很多小夥伴兒的命運。這些孩子並不知道,為了每人減免的幾百元學雜費,國家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計劃部署,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為了讓農村地區的孩子“上得起學”,國家確立“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發展重點”,建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為此,國家從2007年起,3年內投入全國財政新增經費470億元,用於在農村地區實施“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及補助學校公用經費、維修改造校舍、免費提供教科書等。

  這是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結果。通過強化政府投入責任,建立起公共教育財政制度。

  在深層次的教育投入機制改革保障下,一項項推進義務教育的工程、政策接踵而至:“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滿足200萬新增學生的就學需求和197萬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放大1億多中小學生的視野;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階段3400萬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獲得中央財政的專項補助……

  2008年9月1日,北京三中的城市低保家庭子女溫子君也享受到了免費義務教育的惠澤。從當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城鄉義務教育階段1.6億學生的學雜費全部免除,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有教無類”的美好夢想已逐漸為“人人享有”。

  這是一個13億人口大國創造的教育奇跡。從1986年正式提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2000年在85%的人口地區實現這一目標,我國只花了短短15年時間;從2006年在西部農村率先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改革到2008年在全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制度,我國只用了3年時間。

  這是窮國辦大教育的獨特智慧。當前,我國的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已排在發展中人口大國的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為全世界在小學求學的兒童數從80%增加到84%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