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地方聯播 >

河北大名縣委書記自我限權 被指挑釁官場潛規則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7日 14: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知天命之年,王曉樺成了河北省大名縣的風頭人物。他是一個性格複雜的官員,一個不斷嘗試著改革而又稍有顧慮的人;他做過黨校教師,文章寫得頭頭是道,卻不喜歡被稱作“學者型官員”;性情溫和,卻無法容忍下屬的錯誤,曾把人罵得狗血淋頭;他有主見,做事雷厲風行,不喜歡廢話,厭惡應酬,甚至有點“不合群”,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簡單來説,他是一個有魅力的改革者,一個執著地改變這個貧困縣城官場習氣的縣委書記。

  但當靠在一張寬大的真皮沙發上,他會宣稱自己做的只是一個縣委書記最起碼的本分。

  上任一年多,他給這座位於河北東南角的縣城帶來了很多肉眼看得見的變化。他拓寬了一些街道,正在恢復“大名府”的古城墻。不過,一些街道兩旁仍然破敝,交通仍然混亂,人們的錢包並沒比以前鼓多少,甚至連那座已經用了50年的縣委機關辦公樓,樓梯還是嘎吱嘎吱響。王曉樺還雄心勃勃,力圖在某種程度上改變這座縣城乃至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他改變的是官場生態。

  他處理有問題的官員;他把官員的電話號碼貼在單位的門口;他甚至要求官員們每週二早晨到街上打掃一次衛生,除極端天氣外,雷打不動。

  最關鍵的改革是官員任命制度。2009年春節前上任後,這名新任縣委書記用兩個月時間,連續起草了10份文件變更幹部任用制度。從此,起碼在形式上,想在這座縣城裏成為一名官員的人,除了要獲得組織部和縣委常委(委員)的認可外,還要贏得同事和普通百姓的投票。

  這些舉措招來議論紛紛。有人覺得,這是對官場“潛規則”的恣意挑釁,必然阻力重重;也有人説,這項改革,實質上是“縣委書記對自己權力的限制”;有人則把這一切與“民主”聯絡在一起。

  王曉樺則用他慣有的幹練語氣表示:“我也是在保護自己。”

  縣委書記問一句“有意見嗎”,大家就不好説什麼了

  與所有嫌權力不夠大的官員不同,王曉樺主動“捆住”了自己的手,而且是以一種急不可耐的方式。

  大名縣縣委組織部部長龐耀洲回憶説,在改革剛開始推行的那段時間,每過幾天,縣委書記王曉樺就會拿著一個文件的草稿要他修改,有時候甚至是在夜裏。時間很緊張,兩三天內就要給出修改意見。修改完畢後,王曉樺就立刻召開常委討論會,通過後就正式發文件,“時間通常都很短”。

  這些打印出來的文件草稿,內容十分廣泛,既包括縣委書記的用人行為規範等原則性文件,又包括設立封閉寫票臺等操作性文件。同時還有一些打印好的表格。

  “每一個流程規定得都很細,一看就能明白,操作性非常強。”龐耀洲如此評價。

  只用了兩個月,大名縣就拋棄了已經在這裡存在多年的舊的幹部任用制度。2009年6月,新制度第一次運行,一名副科級幹部升為正科級。

  當了7年縣委書記,王曉樺對舊制度非常熟悉。他剛到大名上任不久就與這種制度進行了正面接觸:一些老同事前來拜訪新任縣委書記,其間就有人提出,希望他“照顧一下某某”。

  從政之前,他在邯鄲地委黨校當過8年半教師,教經濟管理史,還寫過一些制度分析的文章。做官以後,他認真分析過幹部任用制度。

  結果他發現,在幹部任用上,“民主與集中脫節了”。

  在王曉樺看來,任命官員時一把手權力過度集中,“幾乎不受任何有效制約”。這種現象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衍生出了一些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

  龐耀洲對這種現象同樣感觸頗深。他去年才到大名縣任職,之前的10多年時間內,一直在邯鄲市市委組織部工作。那期間,他耳聞目睹了不少怪現狀。

  “有個地方明碼標價,鎮長5萬元,鎮黨委書記七八萬元,有的職位甚至開出了50萬元的價格。”龐耀洲説。

  按照之前的規定,領導提出任用幹部的建議後,組織部就去派人考察,最後將考察結果呈報給縣委常委會,由常委會決定。

  “縣委書記主持會議,先由組織部講考察報告,接著縣委書記就開始徵求意見。”龐耀洲説,“表決通常是投票表決或者口頭表決。縣委書記問一句"有意見嗎",大家就不好説什麼了。有一半以上的常委會委員通過即可,個別有意見的也不影響結果。”

  另一種形式則是“大會民主推薦制度”。在這種制度下,所有具備晉陞資格的人都可能成為被推薦對象。誰的選票多,誰就能陞官。

  這種方式,王曉樺稱之為“放任式民主”。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原本用來消除一把手用人權力過度集中之弊的制度安排,因其簡單化而引發出拉票賄選及朋黨政治的新問題。”

  成安縣職教中心副校長李永彬坦言自己是這種制度的“犧牲品”。2006年,李永彬與同事競選副局長一職。因自己“沒有拉票”,結果第二輪以一票之差落選。

  “這就看自己活動不活動。要是連個電話都不打,別人就以為自己不參與競選了。在這樣的競選中,老實人吃虧。”李永彬説。

  為解決新出現的問題,近年來又提出了“既看票又不唯票”的原則。大會民主推薦依舊進行,但是得票最多的人未必就能升遷。“票決成了走過場。”一名幹部如此評價。

  王曉樺覺得,這種制度很難解決拉票與賄選的問題,並且為一把手用人的私下交易提供了便利。這些問題,他早爛熟於心,就開始想辦法。

  到大名履新之前,王曉樺在大名縣以西的成安縣工作過8年,前兩年零三個月任縣長,其後一直任縣委書記。在成安時,他以改革著稱,先是推廣“社會旁聽制”,在人事任免和重大問題決策的常委會和全委會上,邀請社會各界現場列席旁聽;2008年,他又主持推行了幹部任用制度改革,並用新辦法成功地任用了4名幹部。

  僅僅一年後,他帶著這套制度來到了大名,併發起了“縣委書記限制自己的權力”的改革。

  通過民主投票的考驗,選出來的人一定不會太差

  根據新的幹部任免制度,要在大名縣當一個副科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有空缺名額的單位領導以及縣一級的官員,可以以集體或個人名義,對合適的人選進行書面的“預提名”,並填寫好“預提名責任書”,一併提交給被提名人單位的黨委。被提名人單位黨委投票産生正式的預提名人選。

  這個人選,除了要經過公開、上報、縣委組織部和紀委等部門的資格審查等程序,還要在本單位進行民主測評和民主推薦。經過3輪民主推薦後勝出的人選,將進入組織部考察程序,最後交由縣委常委會票決。

  在初始預提名、正式預提名、公開預提名人選、資格審查和民主推薦這5個步驟中,權利每行使一次,都伴有相應的責任。

  比如預提名權,單位及縣級領導班子每一個人都有。但一旦發現被提拔的人提拔前存在嚴重問題等情況,縣委將按照幹部管理權限追究預提名責任人(以集體名義預提名的,單位主要領導為預提名責任人)的責任。

  “不能讓當官的亂來,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哪個環節的責任人就要負責。”王曉樺説。

  有了連帶責任,推薦幹部就變得謹慎了。縣裏曾有一個機關的領導,以個人名義推薦了一個人。組織部在考察時,發現被推薦人以前有過違紀現象,但在預提名責任書中沒有體現。為此,這個被推薦人被取消了資格。

  “推薦人沒有受處罰。機關裏面的人和我們都知道他推薦的人沒通過,他一定也會感到不好意思的。”大名縣委組織部一名幹部説。

  王曉樺非常看重預提名這一個環節。在他看來,這個環節是“集中”的有力表現,體現了“黨管幹部”的原則。“單位的領導班子、黨委班子,就是要發現優秀人才。這些人再 通過民主投票的考驗,選出來的人一定不會太差。”

  他很清楚,這樣做必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還是堅決地推行。

  這名縣委書記做起事情來有股能堅持的狠勁兒。他抽過很多年的煙,一天將近兩包。但4年前,他和別人打賭,硬是將煙戒掉了。至今,他仍放不下煙,經常會拿一支煙在手裏,實在想抽了,就吃一點煙絲,甚至吃掉過整支煙。但為了遵守那個賭約,一口也不抽。

  大名縣的一些老幹部,對王曉樺推行的新制度連聲稱讚。一名老幹部説:“只要把工作幹好,就有上升空間。不要溜須拍馬了,不要跑官要官了,成本和風險都小了。我想除了那些本身沒有多少能力、不求上進的人,沒有人會反對。時間長了,當官的也會理解。誰也不想犯錯誤。”

  這套新制度推行以後,王曉樺也省心了。“別人找過來,我就告訴他,按制度走吧。時間長了,大家就不找我了。”

  以前連推薦的是誰都不知道,神秘兮兮的,現在全部公開了

  隨著縣委書記王曉樺來到大名的,還有往日並不常見的投票場面。

  這個場面與人們熟悉的不同,並不是在某個禮堂里正襟危坐地舉手。每逢有這樣的“選舉”,所在機關的會議室常坐滿人,凳子都不夠用,有的人甚至要站著。

  其中一次,大名縣政府辦公室有4名副科級幹部將角逐兩個正科級職位,辦公室50名工作人員中,有44人到場。

  4人中,兩人是本單位預提名的,另兩人是本單位“具有同等條件者”。根據新制度,這些“具有同等條件者”,也就是符合提拔要求而沒有被預提名的人,都會列為被推薦對象。

  此前,單位預提名的兩人已經經過了一輪篩選,政府辦領導班子對符合條件的人進行了投票表決,以決定政府辦集體預提名人選。這一輪勝出者,還要接受另一場考驗,即由縣委常委會進行投票。

  第一輪是不記名投票。在場的縣政府辦公室44名成員,每人都發了一張事先打印好的表格。這張表格上,單位預提名人選與單位具有同等條件者的姓名一一列出,投票人只需在意見一欄中畫鉤與否。投票人寫好選票後,依次投入選票箱。組織部的工作人員統計選票。單位人數超過一半後,投票方才有效。

  在這一輪及其後的所有投票中,如果候選人得票未能過2/3,將不被列為組織部的考察對象。

  緊接著,單位中層以上幹部逐個記名投票。

  記名投票結束後,會議室又多出了16人。這些多出來的人,來自與辦公室有緊密業務聯絡的單位或下屬機構。這60人,又進行了一輪不記名投票。

  經過3輪投票後,勝出者在單位門口張榜公示,直到組織部考察結束。榜上留有舉報電話和舉報地址。

  大名縣政府信息中心副主任趙現傑是具有同等條件者之一。在第一輪的投票中,他就被淘汰出局。對此結果,他表示“毫無怨言”。

  “ 以前連推薦的是誰都不知道,神秘兮兮的,現在全部公開了。自己沒被大家選上,説明自己做得有不到位的地方。以前幹好幹壞一個樣,幹與不幹一個樣,現在全變了。機會就在自己的表現上。”趙現傑説。

  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科員孫懷民也有同感:“現在不要説後門,連後窗戶都關上了。就是找到縣委書記也沒用。他一個人説了不算。”

  組織部考察結束後,副科級幹部將由縣委常委會投票表決,科級幹部則由縣委全委會投票表決,一人一票。

  縣委常委會或全委會的投票,是在封閉寫票臺內進行的。這個封閉寫票臺由一塊屏風折疊而成。將屏風折成直角,擺放在縣委會議室的一個角落。在這個空間內,擺一張桌子,供投票人填寫選票。投票箱則擺在屏風外。投票結束後,組織部工作人員當場唱票。

  就算是順利通過了4輪投票,這個官位也未必牢固:每個新任命的官員有一年試用期。在試用期結束後,還要經群眾認可度測評,“群眾認可度在三分之二以下的,經考察確屬不稱職的,免去試用期職務”。

  即使正式任命的幹部,每年年度考核時,也要群眾參與測評,群眾認可度在三分之二以下者,將列為淘汰對象。經考察確屬不稱職者,改任非領導職務或待崗。

  “背後有無數只眼睛盯著,幹得不好,隨時可能下臺。你能不好好幹?現在不能玩一點虛的。”大名縣一名官員説。

  不僅僅是縣直機關,鄉鎮幹部的任用也採用了這套制度。

  萬堤鎮正科級組織員賈素英,在其晉陞到現在這個職位前的民主推薦階段,有轄區內41名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參與了票決,同時參與的還有20名群眾代表。這些代表都是賈素英包片村莊的村民代表。

  萬南村的村民程金明就是20名群眾代表中的一個。他活到45歲,還是第一次參與投票決定一個鄉鎮幹部的命運。一天,村支書召集村民代表,説了要參與投票的事,在場的村支兩委成員及村民代表推選程金明去投票。

  “我種了幾十年地,沒想到還參與了政治”,程金明説,“以後的鄉鎮幹部,幹得好就選,幹得不好就不選。”

  他甚至“沒有聽到過不同意見”

  王曉樺身材高大。與這副形象相符的,是他做事的方式同樣強硬。

  這看起來像個悖論。大名縣的幹部任用制度,削弱了縣委書記的權力。他甚至出臺了《大名縣委書記用人行為規範》這樣一個文件,在文件中約定自己“不臨時提出調整幹部動議”。但他又不得不運用縣委書記的身份,強硬地推廣這一制度。

  這分強硬發揮了作用。一年下來,新制度沒有受到什麼反對, 他甚至“沒有聽到過不同意見”。

  一年來,大名縣的官員們已經學會“小心謹慎”地應對這位強硬的一把手。

  剛開始,一些官員向王曉樺彙報工作時,先是擺出一大堆困難。王曉樺不幹了,曾當面斥責:“你不想辦法,要你幹什麼?以後來彙報工作,要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帶過來。實在想不出來,再來找我想辦法。”

  有時候,即使在公開場合,這名縣委書記也毫不留情。儘管熟悉他的人認為他非常隨和,説話平緩,但他在大會上公開訓斥兩名官員的事情,一時為他在大名坊間贏得不少認可。

  面對有問題的官員,他也絕不手軟。

  組織部部長龐耀洲説,剛來之時,他和書記收到的舉報信就有一尺多高。龐耀洲回憶,王曉樺書記當時就和大家商量,要“先處理幾個群眾反映不太好的官員,樹一樹社會正氣”。

  一年之內,王曉樺懲處了3名正科級官員。

  他要求官員將電話號碼公示在單位門口。想找他們的人,不需要到處打聽了。他還要求鉚足勁去招商。

  對於那些兢兢業業工作的幹部,王曉樺也不吝獎勵。他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調整了一些人的崗位和職位。

  有些人,他甚至並不認識。比如大名縣束館鎮黨委書記朱振勇。他剛剛上任,之前是該鎮鎮長。

  束館鎮是大名縣最偏遠的地方,距縣城40公里。朱振勇在那裏當鎮長期間,自認為“幹得很好”,並得了很多錦旗和證書,有群眾送的,有組織上獎勵的。可他的鎮長一當就是6年,而與他同時調整為鎮長的人,早在幾年前就升任為書記。

  “調整我的工作時,我一點都不知情。”朱振勇説。

  信訪也是王曉樺工作的重點。結果,沒到一年,在大名縣,即使最敏感的信訪局門口,也很難看到有上訪者。每週三是河北省規定的縣級領導幹部在信訪局的接待日。6月2日那一個星期三,大名縣的上訪人也只有兩個。

  “王書記把信訪工作放在與發展同等位置,開信訪會至少30次以上。”信訪局局長閻洪明説。與這種高強度關注相對應的是,去年一年,大名的信訪量與上一年相比下降了18.4%,上三級訪下降23.5%。拖了很久的30余個信訪老戶,問題“全部得到妥善處理”。

  “誰也不願意當官。”閻洪明這樣解釋。

  讓王曉樺引以自豪的是,大名縣在打造“宋府名城”的過程中,涉及一千多住戶的拆遷。但是大規模的拆遷,“沒有出現一戶上訪的”。

  王曉樺講話幹練,開會多半都是即興發言。短的幾分鐘,長的也不過半個多小時。“所有的問題,我都爛熟於心,不需要提前寫好。我不喜歡説廢話。”他説。

  他講話簡短是出了名的。10多年前,一次會議上,工作佈置完後,主持人請他講話,他只説了“散會”二字。

  幹這一行,誰不圖個政治上進步?

  被調任到這樣一個偏僻落後的地方任職,王曉樺始料未及。大名縣是河北省首批擴權縣,縣委書記一職官至副廳級。但即便如此,他起先也頗有想法。

  不過,對於他的到來,當地人給予很多期望。

  大名縣的官員説,他們的新書記在成安任職期間,當地發生了很大變化,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因此他們希望,新書記能讓大名煥然一新。

  當地人對他寄予厚望還有一個原因,1992年起,他曾在大名縣工作過5年。宣傳部長和紀委書記各幹了兩年半,熟悉當地情況。

  很多人都能感覺到,大名的官場氣氛在變化。

  商務局局長楊懷林是通過新制度任用的第一名官員。在晉陞到現在這個職位之前,他是當地商業系統內一名副科級幹部。幹部任用的一系列文件出臺後,在商業系統摸爬滾打了30年的楊懷林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決定自薦,讓局領導推薦自己作為當時的商業局商業貿易辦和物資流通辦主任的預提名人選。

  2009年6月中旬,他找到了商業局領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為此,商業局召開了中層以上幹部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時年49歲的楊懷林,詳盡陳述了自己的“綱領”。當時,商業局的整體狀況不太好,員工只能拿到一半以上工資,上訪不斷。因此半小時下來,“大部分人都表示贊同”。當時的局領導班子決定,將其作為初始預提名人選。

  一個月後,大名縣委組織部到單位對楊懷林進行民主推薦和群眾滿意度測評。經過兩輪投票後,楊懷林最終在兩名人選中勝出。2009年8月6日,楊懷林被正式任命,試用期一年。其後,他調任商務局局長。

  這名新局長上任不久,就燒了3把火。一把火是改善辦公環境,將單位的辦公地點由原先潮濕狹小的平房搬到樓房;二是將員工工資發到80%;三是積極創收。

  “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幹勁十足。”楊懷林説,上任後,他有3個月沒過過週末,“我認為幹部制度改得好,要不哪有我楊懷林今天?”

  “普通員工都變了。以前我們上班發牢騷,現在上班談工作。我們越幹越有勁。幹好了,就有機會升職。”員工楊利軍説。他今年40歲,曾一度有辭職的打算。

  與商務局緊密聯絡的企業主也能感覺到商務局的這種變化。大名宇通家電服務有限公司經理郭西震説:“現在找人,隨時能找到。他們的手機號碼都寫在門口的牌子上,不需要到處問人,很少有撥通不接的時候。以前,就算是去問,別人也不告訴你。”

  大名縣一家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武常臣表示,他聽公司的總經理講,總經理的另一個公司,規模和業務比現在的公司要小很多,但在前幾年,招待費用每年至少10多萬元。而現在這個大公司,一年的招待費用只有五六萬元。

  “職能部門的人不敢隨便吃拿卡要。不然我們就投他們的反對票。”武常臣説。

  如今,大名縣的政府大院和黨委大院裏,人們習慣了加班。“效率明顯提高了。下午開的會議,晚上就能把材料整理好,第二天一早就能送到領導辦公室。以前可能第二天下午才能把材料送出去。現在加班加點很正常。”大名縣政府辦資料科科長段洪舟説。

  資料科還開始主動找活兒幹。縣裏有什麼新動向後,資料科的人就會主動出去調研考察,回來後寫出調研內參,供縣領導決策時參考。截至目前,資料科已經出了10多期調研內參,“有的還得到了領導批示”。

  “這些活兒可做可不做。我們都是在給自己做。幹這一行,誰不圖個政治上進步?”段洪舟説。

  王曉樺的辦公室在一個幽靜的小院子裏,門前有不少竹子。大名縣正在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從這裡啟動。

  雖然王曉樺竭盡全力地推廣他的改革,卻對宣傳這場改革顯得有些顧慮,害怕招惹是非。前來採訪他的記者想給他拍一張照片,他連連擺手。“我不想在媒體上露面。”

  經過一年時間,他的改革措施最終得到了河北省委組織部的認可。

  但這並沒有讓他安心。不經意間,他會流露出一些對自己前途的憂慮:“大名可能是我最後一站了。”偶爾,他也會笑著表示,“壓力很大”。

  不過很快,他就恢復了風采,看上去仍是那個雷厲風行、活力十足的縣委書記。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