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外匯管理局:外匯儲備不能無償分配使用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3日 06: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記者 吳敏)昨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外儲分配等熱點問題進行解答。外管局表示,外儲不同於財政資金,不能無償使用,如無償分配使用,將會帶來通貨膨脹壓力。同時中國不追求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同時鼓勵民間持有及投資外匯,實現“藏匯於民”。

  無償使用將帶來通脹壓力

  據外管局介紹,企業和個人通過商業銀行買入和賣出外匯,如商業銀行將凈買入的外匯在銀行間市場出售,由央行買後就形成為外匯儲備。央行在買入外匯時就向外匯持有人支付了相應的人民幣。比如,企業通過向國外客戶出售貨物或接受外商投資,獲得對方支付的外匯,向商業銀行結匯成人民幣後在國內使用。結匯過程中,企業將外匯賣給商業銀行,按匯率獲得人民幣資金,其外匯資産轉變成人民幣資産。個人將外匯賣給銀行獲得人民幣的過程也類似。

  商業銀行從企業和個人購匯後,出於外匯資産負債配置需要,將大部分外匯在各營業窗口又賣給企業和個人,並將買賣軋差後的多餘外匯賣給央行,央行支付相應的人民幣獲得外匯,形成國家的外匯儲備。

  外管局指出,外匯儲備的形成中,企業、個人、銀行並不是將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國家獲得等值人民幣,這與稅收和財政收入明顯不同。央行獲取外匯是有成本的,因此不能無償分配使用。如無償分配使用將會影響人民銀行資産負債表的平衡,並帶來通貨膨脹壓力,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其次,外儲在形態上是外匯,主要用於對外支付,如用於國內就要二次結匯成人民幣,再次增加貨幣投放,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矛盾。

  外儲不是越多越好

  外管局昨日稱,外儲不是越多越好,我國不追求大規模的外匯儲備,也不追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我國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連續多年保持順差,外匯儲備的增加是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結果,反映了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增長。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即使按傳統的適度規模指標衡量,也需要保持一定規模的外儲。充足的外儲也是一種信心的保證。此次金融危機就證明,充足的外儲提升了我國應對危機的能力。

  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産3.46萬億美元,遠低於歐美等國。

  鼓勵企業和百姓持匯

  對於外儲存在的問題,外管局坦承,當前主要是外匯資産大多集中在政府手中,民間外匯資金蓄水池有限。官方的外儲佔全部對外資産的2/3,而日本的這一比例僅約為1/6。因此鼓勵企業和百姓持有和投資外匯,實現財富幣種的多元化,實現“藏匯於民”。但這需要一個過程,如提供更多的外匯投資渠道等。

  外管局認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收入的提高,企業和老百姓多元化配置資産的需求肯定也會越來越高,提供更多的外匯投資渠道和産品,並且切實讓老百姓感受到持有外匯能帶來收益,那時,將會大大緩解外匯集中于國家的壓力。

  此外外管局指出,提高外匯儲備信息透明度必須慎重、穩步,不能操之過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很大,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舉足輕重,披露具體投資情況,可能引發市場動蕩,也可能影響我們的投資活動有效開展。

  ■ 鏈結

  我國外儲是一個分散的貨幣結構組合

  我國外儲中有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也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是一個分散的貨幣結構組合。貨幣結構是動態調整的,要考慮市場容量、流動性、貨幣的風險收益特性及發展趨勢等要素,並根據經濟、市場的變化趨勢和投資需要,進行持續優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週發佈報告顯示,全球央行一季度都削減了歐元和美元儲備。歐元在“已配置”中的比重從去年四季度的27.3%降至27.19%,美元佔 61.54%,略低於去年四季度的62.14%。

  3月末外債餘額4432億美元

  本報訊 (記者 吳敏)外管局昨日公佈一季度我國外債基本情況,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外債餘額為4432.36億美元(不含港澳臺),其中登記外債餘額為2764.36億美元,貿易信貸餘額為1668億美元。

  外債中短期外債佔比較大。中長期外債(按剩餘期限)餘額為1670.34億美元,佔37.69%,短期外債2762.02億美元,佔62.32%。外管局此前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末,我國短期外債餘額為2592.59億美元,佔60.48%,而今年一季度上升到62.32%,這是短期外債連續第四個季度攀升。

  根據最近幾年的經驗,外資流入較多的季度,短期外債佔比往往呈上升趨勢。

  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表示,短期外債佔比上升可能來自貿易活動升溫和熱錢流入兩個方面。從第一季度的情況看,短期外債佔比的上升和跨境資本流動的關係更大,但最新一季的情況可能將有所變化,第二季度貿易活動將升溫。

  從債務人類型看,登記外債餘額中,國務院部委借入的主權債務餘額為384億美元,佔13.9%,中資金融機構債務餘額為986.55億美元,佔35.69%,外商投資企業債務餘額940.15億美元,佔34.01%。

  從幣種結構看,美元債務佔70%,比上年末上升2.24個百分點;日元債務佔 11.04%,比上年末下降0.85個百分點;歐元債務佔 5.49%,比上年末下降0.89個百分點;其他債務包括特別提款權、港幣等,合計佔比 13.47%,比上年末下降0.5個百分點。

  此次外管局還公佈了1-3月份新借入的中長期外債餘額。第一季度我國新借入中長期外債 81.51億美元,同比增加43.4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