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發電配額帶來節能瓶頸(2010.6.29)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9日 2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焦點訪談]>>


首播:

CCTV-1

06月29日 19:38

重播:

CCTV-1

06月30日 06:10

 

CCTV-新聞

06月30日 04:42

 

CCTV-新聞

06月30日 05:15

  中國網絡電視臺(焦點訪談):在計劃經濟年代大家熟知的一個詞叫糧票,就是每個公民供應的口糧要憑政府下發的糧票才能購買。現如今,各種計劃體制下的票證已經離我們遠去,但記者調查發現在電力行業中還有類似的“糧票”存在,它是規定各個企業能發多少電量的發電配額。而且不論你的企業技術先進與否,這個配額都是基本不變的,電力行業內部管它叫“大鍋飯”。

  受配額限制 低耗能企業40%産能閒置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電力行業內公認的低能耗、高效率的發電企業。按照我們正常的理解,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這樣的企業應該多生産多發電,但事實並非如此。

  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偉忠告訴記者,由於受到政府相關部門分配的發電數量的限制,他們廠子存在著嚴重的開工不足現象。該廠2010年度合同計劃發電量是80億度,而在這個基礎上再多發50億度電,是沒有問題的。

  5月25日,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接到了政府相關部門分配的2010年度的發電配額。這個發電配額意味著,今年該公司只能發揮百分之六十齣頭的生産能力,將近百分之四十的産能將被閒置。據了解,發電配額相當於電廠拿到的發電權,拿到了多少發電權就能夠發多少電。

  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這樣的企業出現如此産能閒置,讓很多人感到惋惜。根據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認證中心的認證,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2009年每生産一度電所消耗的煤炭量僅為282.16克,這比當年國際上最好的發電機組每度電還要省下將近4克煤,而相比全國平均水平,外高橋第三公司每生産一度電則能節省煤炭60克。

  也就是説,如果今年能讓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多發 50億度電,就能節約30萬噸煤, 折合人民幣近3億元。而且其效果還不止於此。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環境監測處副處長任菊萍介紹,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2009年的用煤量佔全市電煤用煤量的14%,而它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僅佔電力行業的4.2%。也就是説,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是典型的既節能又減排的企業,但在目前的發電量分配體制下,這樣的節能和減排都無法充分發揮效力。

  和低耗能企業比 高耗能企業一年多燒5億元的煤炭

  華東電監局局長丘智健認為,發電配額這種體制制約了我們生産力的進步。

  其實早在2007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電監會、能源辦就聯合下發了《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在保證電力安全的前提下,應優先調度能耗較低的電力資源,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儘管有這樣的節能調度辦法,但是現實是因發電配額的平均分配而導致的高效率機組吃不飽不能充分發揮,而高耗能機組吃大鍋飯的現象在全國非常普遍。

  上海外高橋第一發電公司和第三發電公司相距很近,但每生産一度電要比第三發電公司多消耗五六十克的煤炭,而每多消耗一克煤耗,全年下來就要多花價值一千萬元的煤炭,按照去年的發電量,全年總共要比第三發電公司多花5個億。此外,高能耗企業多消耗的大量煤炭,還增加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然而,按照裝機容量,這兩家企業每年拿到的發電配額相差無幾。針對這種現象,外高橋第一發電公司的總工程師也認為"確實浪費資源,感到非常難為情"。

  浙江國華浙能發電有限公司有兩種不同的發電機組,其中大容量機組每發一度電要比小容量機組節省26克左右的煤炭。但就是在這同一家發電廠內,哪種機組可以多發,哪種機組可以少發,電廠自己也不能決定,同樣只能按照發電配額來機械執行。

  節能調度推行難在哪兒

  據了解,當初《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發佈後,曾經選擇了四個省份做試點。試點後的總結意見認為,現有的技術可以支持節能調度系統,節能調度的原則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説操作上沒有問題, 那麼,《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為什麼就是推行不下去呢?帶有嚴重計劃經濟色彩的發電配額制度為什麼不能根據節能減排的發展需要而調整呢?

  華東電監局局長丘智健説,現在關鍵問題在於整個電力行業問不到責,不問責就沒有使命感,誰都可以過得去,問題的焦點在這裡。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對電力行業的管理權限分散在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比如,發改委負責電力行業的項目審批和定價,電監會負責電力行業的安全,國資委負責電力行業的人事管理,地方的經信委負責發電配額問題等等。如果掌管發電配額權力的人就是不放權、不調整,其它部門還真是管不了。

  目前,《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頒布已經近三年了,各個方面關心的是,如何才能儘快打破目前發電企業之間發電量分配的平均主義,真正實現不同發電企業之間按照能耗的高低、而不是産能的大小來分配發電量。

  國家電監會總監譚榮堯認為,計劃指標就是權力,現在要搞節能調度的話,這個附著在指標上的權力就作廢了,因此需要政府部門進一步來推進解決這個問題。

  掌握著配額就意味著可以調控企業的發電量,就意味著可以調節節能減排的空間。這個權力該如何使用,是一目了然的。但現實卻是,擁有先進技術和低排放的發電企業有勁使不上,只能機械地執行配額。這種現象與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節能減排的大政方針是背道而馳的,改變這種落後的發電配額已經是刻不容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