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文化圖文 >

電視劇像"快餐"式的大眾娛樂 該不該"文藝范兒"?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3日 10: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有人認為:電視劇更像是“快餐”式的大眾娛樂,如果有太多陽春白雪的文藝氣息,就等於給正饑餓難耐想吃一個大饅頭的人端來一盤精緻的小點心,成本太高——

  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門類,電視劇同時具備文藝屬性和娛樂屬性。然而,在收視率的裹挾下,電視劇創作者往往更強調作品的娛樂屬性。隨著對觀眾收看心理的研究,電視劇在高潮設置、故事結構、人物關繫上越來越有章法,情節越來越傳奇,鬥爭越來越激烈,通過重口味的戲劇衝突和表現手法的淺顯直白不斷刺激視聽和情緒,進而影響欣賞心理,牢牢抓住觀眾。因此,熒屏上層出不窮的家鬥戲、宮鬥戲、諜戰劇,雖然在題材、人物甚至關鍵環節設置上都趨同,但還是以不錯的收視率引領了近兩年的創作潮流。

  目前正在安徽衛視熱播的《聖天門口》卻幾乎反其道而行之,這部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劉醒龍的同名長篇小説的電視劇,邀請了著名編劇鄒靜之編劇,張黎、劉淼淼執導,耗時五年精心創作打磨,講述了鄉土保守的小鎮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中發生的巨變,大量隱喻的運用、飽含情緒的鏡頭、精緻詩意的畫面以及審美主導的人物形象,為作品注入了豐富的文學色彩,散文化的敘事結構大大沖淡了戲劇衝突與人物傳奇,給觀眾帶來一種陌生化的觀劇感受,對沉浸在家長裏短、英雄傳奇、槍林彈雨之中的中國電視熒幕而言,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然而,這部具有創新意識的誠意之作在播出道路上可謂波折重重。很多購片人員看片後都給出了品質精良的好評,卻因為擔心不能被觀眾所接受而放棄出資購買。實際上,該劇製片人一直追求作品文藝氣質的吳毅坦言,他擔綱製作的電視劇,從《士兵突擊》到《故夢》、《我的團長我的團》,幾乎都曾出現過類似的市場反應和播出命運。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業界對電視劇的一種錯誤認識不無關聯。很多人認為,相對於被譽為“精神食糧”的電影,電視劇更像是“快餐”式的大眾娛樂,如果有太多陽春白雪的文藝氣息,就等於給正饑餓難耐想吃一個大饅頭的人端來一盤精緻的小點心,成本太高。電視劇“文藝范兒”就註定會曲高和寡嗎?我認為其實不然。

  對於一部作品,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最重要的評判標準都在於它能否感染人,直擊心靈深處。電視劇的娛樂屬性固然重要,但是電視劇創作者們不能總是跟在後面複製、克隆。我們不能低估了當代觀眾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他們有著多元化的需求,並不只喜歡重口味和通俗化。只是由於現在的電視劇市場沒有提供更加多樣化的作品供人們選擇,趨同的創作潮流才是導致觀劇口味越來越單一的主要原因。

  對於任何的藝術創新,都需要經過一個培養受眾的過程,現在我們的影視市場正缺少這門功課。拿電視劇《聖天門口》來説,大量意識流電視語言的運用,很多觀眾剛開始接受起來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它提供了一種不同以往的美學風格和敘事方式,讓電視劇的觀眾看到,原來電視劇還可以這樣拍攝,畫面還可以這樣表達內容,鏡頭還包含了這麼豐富的內涵。這種全新的欣賞體驗對觀眾來説,就是一次學習了解的過程。

  很多製作人認為,電視劇創作之所以喜歡跟風,主要是因為有成功經驗在前,市場可以預估,整體操作流程也比較成型,盈利預期和商業模式都更加清晰,相較于注重藝術探索的創新之作,性價比更高。然而,這就像吃東西,如果天天老讓觀眾吃一個口味,總會吃膩的,因此必須有所創新,拓寬題材類型,突破表達方式。盤點近年來電視劇創作的成功典型,《金婚》《潛伏》《士兵突擊》《懸崖》《媳婦的美好時代》等等,都是在做與市場上流行的東西有差別的作品。電視劇市場需要引領者,就像總得有人做概念車,總得有人去探索處女地,總得有人比大眾跑得快一點,告訴大家哪條路是死路、哪條路能通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説,電視劇《聖天門口》善莫大焉。

熱詞:

  • 快餐
  • 大眾娛樂
  • 電視劇創作
  • 文藝
  • 聖天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