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文化圖文 >

演藝地産:藍海在望 演藝集聚區的建設熱潮瀰漫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3日 09: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印象劉三姐》(上圖);《園林版牡丹亭》(下圖)。演出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實現了資源與價值的最大化。

  舞臺藝術的美輪美奐與豐富文化內涵是了解一個城市的最好窗口,也是吸引人們眼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許多商業地産和旅遊地産項目中,劇場藝術成為項目之眼,如今,劇場藝術又呈現給投資者另一種盈利模式。

  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演藝區域有近10個,如北京的天橋演藝區、天壇演藝區、東城區劇場群,上海的現代戲劇谷,天津的盤龍谷,陜西西安的“文藝路演藝一條街”,江蘇南京的楊公井演藝文化街區等。演藝集聚區的建設熱潮在全國瀰漫開來。

  一個良性的演藝集聚區,除了要有地理優勢,要有實力和資金進行運轉開發之外,還需要成熟的觀眾群。演藝地産的開發將如何憑藉著演藝項目的資源優勢,實現消費者聯動互補,從而利用演藝産業輻射範圍提升區域房地産價值,這個正是目前開發過程中亟待思考和解決的核心問題。

  國內,演藝地産存在著不均衡的發展——北京和上海的演藝地産發展趨於成熟,以廣州、成都、深圳等城市為代表的演出市場正在迎頭趕上,但更多的二三線城市演藝地産的發展缺乏根基,盲目開發將造成資源嚴重浪費。

  事實上,近兩年,我國演藝市場正形成越來越強大的發展陣勢。據統計,2011年,北京演藝産業票房收入14億元,超過了13.2億元的電影票房收入。而隨著演藝産業的紅火,以演藝産業為核心賣點的演藝地産投資熱潮也正在形成。

  “演藝地産是以演藝資源為核心,挖掘當地演藝文化,整合演藝産業與房地産業的資源、市場等要素,實現消費者聯動互補和價值最大化的一種地産開發模式,其本質是利用演藝産業輻射範圍提升區域房地産價值。”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企業研究中心産業地産項目部負責人袁凈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提出。

  在袁凈看來,演藝地産的産業鏈融合了文化産業、房地産、旅遊業、金融業等行業,是以演藝産業為基礎,演藝文化為主題,地産為核心驅動力的、可實現資源與價值最大化的文化産業化“王國”。

  據美國紐約百老匯聯盟統計的數據顯示,在整個美國經濟進入“冬季”時,百老匯仍保持勃勃生機,去年全年度的演出季門票收入創下了歷史新高,達10.6億美元,比上一個年度增長了4000萬美元,上漲了3.8%,觀眾數量高達1266萬人次,上升了3%。

  而在國內,演藝産業同樣炙手可熱。雲鋒基金今年再出重手,對大型實景演出“印象”系列投資5000萬美元;“演藝第一股”宋城股份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創演出行業上市神話;麗江旅遊2.1億元定向收購印象旅遊51%股權,總價達2.1億元……大量資金不斷涌入演藝産業, 演藝産業和以其為核心賣點的演藝地産投資熱潮正在形成。

  目前,國內演藝地産開發模式正以“演藝——商業街區”模式和“演出街區——城市綜合體”模式發展。

  “演藝——商業街區”模式,是整合現有演藝文化主題地産資源,對大塊土地進行産業規劃,同時依託商業街區的客源和基礎設施,帶動演藝産業園區的宣傳和推廣,提供客源保證園區生存的發展模式。

  其主體消費對象與住宅地産、商業地産、辦公地産有所不同,主要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因此與旅遊産業相關的餐飲、酒店、旅遊、購物等配套産業的開發非常重要,在開發時需要考慮到演藝産業與旅遊業的緊密聯絡。美國紐約的百老匯,法國巴黎的紅磨坊,英國倫敦西區的音樂劇……一系列經典案例説明,一個有影響的、常態的文化産品必定會輻射到娛樂、餐飲、休閒等領域,進一步推動産業鏈的價值提升。基於演藝地産的開發,通常會帶動出玩具、出版物、紀念品、工藝品等衍生品的開發,促進相關消費,挖掘演藝市場的消費潛力。

  近幾年,國內逐漸興起的演藝産業,正迅速佔據越來越大的如宋城股份主打的《宋城千古情》等演藝産品,曲江新區大唐芙蓉園的大型詩樂舞劇《夢回大唐》,陜西華清池旅遊有限公司打造的《華清池》劇目,均以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帶動了旅遊文化産業的發展。

  “演出街區——城市綜合體”模式,是以演藝為先導,以商業為支撐,完善酒店、辦公樓、生態景觀、會所等配套設施,以演出街區為主要特色的城市綜合體項目。該模式以演藝藝術為核心賣點,吸引消費群體,通過酒店商務、餐飲住宿、休閒娛樂、高端會所等配套設施的完善,實現客源的多重消費。

  比如,不少地方打造的實景演出,給旅遊産業帶來了放大效應。據統計,2005年杭州市每年有4000萬遊客,但大部分人在遊完西湖後就會選擇離開。在《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等有影響力的劇目出現之後,很多遊客會選擇多住一晚。多住一晚的引申含義便是:增加一晚的住宿和至少兩頓餐飲。文化演出對周邊産業的帶動是1:7,為此,杭州市完成了最初提出的“241工程”——讓遊客多留24小時,為全市多增加100億元收入。

  演藝地産的産業鏈融合了文化産業、旅遊業、金融業等行業,以演藝産業為基礎,以演藝文化主題地産為核心驅動力,支持産業為挖掘力,配套産業為推動力,衍生産業為延伸力,帶動一批相關産業的聯動,最終實現資源與價值最大化。

  “演藝地産作為文化地産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産品附加值高和社會效應大等特點,産業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大。未來,演藝地産將朝産業集聚、關聯産業資源共享、功能複合化、城市名片等方向發展。”

  針對未來演藝地産的發展方向,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企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周建成認為,演藝地産的開發,多以幾個方向為主:一是快速實現演藝産業集聚,實現聚焦與擴散的雙輪效應,不再局限于單一模式的演藝場所開發,逐步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産業集群,發揮集聚和擴散的雙輪效應,達到最優化的資源複合和市場配置。二是完善演藝地産産業鏈,實現關聯産業資源共享,充分利用資源共享效應,注重上遊演藝創作和演藝業發展,以及下游配套餐飲、住宿、購物、娛樂和紀念品、藝術品等衍生品開發,建立以演藝文化主題地産為核心的完善價值鏈系統。三是演藝場所走向城市綜合體,實現複合型功能。隨著城市消費人群消費習慣的改變,城市綜合體成為城市商業地産發展的主要趨向,未來演藝産業的開發也將朝這一方向發展,逐步實現複合型功能。四是與城市規劃相輔相成,打造城市名片。目前中國演藝文化主題地産的規劃由政府主導,開發商要按照當地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進行開發,在規劃過程中結合當地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名片。

熱詞:

  • 城市綜合體
  • 集聚區
  • 地産開發
  • 地産投資
  • 集聚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