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科技圖文 >

過去10年是我國天文學界成就最多的時期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31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南京10月30日電(記者王玨玢)30日在南京召開的中國天文學會成立90週年紀念大會上,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崔向群與我國天文學界的200余位專家代表一起回顧我國天文學界發展時説,過去10年是中國天文學界成就最多、天文觀測設備發展最快的時期,這些設備將助力我國由天文大國向天文強國邁進。

  崔向群説,我國創新建成的郭守敬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和光纖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它的建成使我國初步具備了研製30米級望遠鏡的能力,有望在宇宙大尺度結構、暗能量研究、銀河系結構和演化、特殊天體的認證和發現上取得重大成果。

  據介紹,我國在行星科學和天體力學方面也有重要突破。過去10年間,我國建立了包括海洋、大氣和內部電磁場貢獻的非剛體地球章動理論模型,將傳統的地球內部重力勢和形狀理論推廣到任意形狀的類地行星。我國建成的近地天體望遠鏡成為國際上小行星巡天觀測領域的重要力量,利用地學手段研究地外樣品為了解行星、太陽系的起源演化提供依據。

  此外,我國圍繞空間目標探測與識別開展了空間目標動力學理論研究等工作,積極為國家各項空間與航天任務服務,提出的“軌道交會處誤差適應的快速準確篩選方法”已成功用於神舟飛船、嫦娥等的空間碎片監測預警任務。

  崔向群説,10年來,我國天文學家及時抓住我國在南極冰穹A建內陸科考站的時期,開闢了南極內陸天文科考新領域和南極準天文觀測新平臺。通過自主研製和國際合作,CSTAR、AST3等望遠鏡和一批選址儀器已陸續在冰穹A開始觀測並獲得觀測結果。

  中國天文學會于1922年10月30日在北京成立,1932年會所遷至南京,挂靠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臺前身);學會現有團體會員單位23個,會員2000余人。1935年,中國天文學會加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並擁有480名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會員。學會每年舉辦各類學術會議、講座,以促進全國天文工作者間的學術交流。

熱詞:

  • 天文學會
  • 天文學界
  • 暗能量
  • 觀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