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生活圖文 >

父母拿孩子當“夢想替代品” 會産生心理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2日 1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網上有個《研究生畢業回家種地 老父氣急自殺》的視頻,點擊率頗高。心理學專家認為,拿孩子當實現自己夢想的替代品,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但當夢想破裂時,很可能會造成新的心理問題。

  明天是重陽節,希望有此傷痛的老年朋友,能積極進行心理治療,儘快走出痛苦。

  1 給夢想找替身是“代償心理”

  視頻新聞:河北有位研究生,曾因考研成功,成為山村驕傲;後又因找不到理想工作而回家務農,成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其父嘆氣説“以後怎麼出去見人?”服安眠藥自殺,現正在醫院搶救。

  如此個案,我們周圍是不是比比皆是呢?

  個案1:有位出生鋼琴世家的先生,曾希望自己像先輩那樣成績輝煌,但卻只成了一般的鋼琴演奏家;他遂把名揚天下的夢想寄託在兒子身上,但是兒子藝術院校畢業後,卻進了廣告公司,他一再勸兒子回歸,但兒子不聽,他夜夜難眠,被診斷為伴隨焦慮的“抑鬱症”。

  個案2:有位母親,小時家貧,與自己喜歡的音樂無緣。她決心將女兒培養成世界著名的音樂家,課餘,她帶著女兒四處去學琴、學聲樂。現在,她的才上初二的女兒得了怪病,一逢考試就哮喘,眼皮肌肉還不停地抽動。

  父母讓孩子為自己圓夢,這是一種“代償心理”。

  心理學中的“代償機制”認為:現實生活中,人們在追求某種東西而不得時,就不再去追求了,而是試圖“重新”設定一個對象來追求,而這個替身是可以追求得到的。

  如,視頻中的父親培養兒子,替自己光宗耀祖;個案1中的父親培養兒子,替自己成為著名的演奏大師;個案2中的母親讓女兒替自己去圓音樂夢等。

  2 “代償”可以減輕內心傷痛

  這種“代償”,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學認為,“追求優越”是天生的,是生命自身的一種固有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一個人生來就有的基本動機,一種追求,一種驅力。

  如,視頻新聞中的父親希望光宗耀祖、個案1中的父親想成為一流的鋼琴大師、個案2中的母親渴望發揮音樂特長,這都是人的天性。

  但是,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個體總會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覺,人一旦體會到這種不完美,就會努力去補償,力求完善。

  但是,當這種努力達不到目的時,人就會處於焦慮情緒中,感到非常痛苦,為了保護自我,這種焦慮,就會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心理防禦機制,來緩和或消除痛苦。

  “代償”是解決焦慮的一種最為常見的方式。為什麼?

  因為“代償”,能把本質上帶有痛苦成分的焦慮,以一種接近其本來面目的替代方式,在個體的意識領域內呈現出來,變成可公開接受的快樂的東西,從而使人迅速解除焦慮,恢復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種暫時平衡。

  視頻中的父親在兒子考上研究生,成為山村的驕傲時,他是快樂的;個案1中的父親看到兒子專心鋼琴學習時,他是快樂的;個案2中的母親帶著女兒四處奔波學習音樂時,她是快樂的。

  俗話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堤內損失堤外補”,就是“代償”的意思,它反映的是人的一種自我價值觀,它往往是社會中的弱者的心理武器。

  3 光宗耀祖是“家文化”的核心

  為什麼“夢想的替代品”總是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這種現象在我國很普遍,在西方卻較少?

  原因是東西方曾經走過了兩條不同的歷史道路。

  西方的歷史,是個體私有制衝破了氏族組織,成立了城邦國家。因此,西方社會往往以個體為中心, 家庭地位和功能相對次要。

  東方,則是在沒有摧毀原始氏族組織的情況下,直接進入了奴隸制國家,血緣氏族制同國家的組織形式相結合,因此,宗法血緣關係非常之強。

  在中國的“家文化”中,“家”的地位和意義超越著個體,在人生中具有“根”的意義,“光宗耀祖”、“一代更比一代強”是代代中國人的內心取向。

  而且,這種“家對個體的超越”,讓孩子成了父母生命的延續。家還成了“教育”的單位。

  心理修復機制,往往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但在這種“家文化”的背景下,我國的父母在進行心理修復時,很自然地會拿孩子,當作實現自己夢想的替代品。

  4 希望破滅後會産生焦慮情緒

  為什麼希望破滅後會造成新的心理問題,如,視頻新聞中父親的自殺,個案1中的父親患上了伴有焦慮的抑鬱症?

  原因是,代償是個過程,當代償,讓人的心理暫時得到滿足時,最初産生的焦慮情緒得到了平復;但是,當代償的結果“歸零”後,原本的焦慮情緒必然會回歸,甚至會更強烈。

  希望歸零後,為什麼有的人産生了心理問題,有的卻沒有?如個案2中的母親,在知道孩子的哮喘和眼皮跳,是因為壓力太大後,就很理性地再也不強迫孩子學音樂了。

  産不産生心理問題,要看代償前焦慮情緒的嚴重程度。

  個案2的母親,只是希望女兒替自己圓音樂夢,而這“夢”,只是她生命中的缺憾,産生的焦慮情緒並不十分強烈;但視頻新聞和個案1中的父親就不同了,他們希望孩子彌補的是人生的缺失,因此當代償的結果歸零後,遭受的心理打擊十分巨大。

  為什麼視頻新聞中的父親會自殺?

  原因是,他認為,兒子回鄉種田,再也不能光宗耀祖了,這讓他萬念俱灰,並産生了“以後怎麼見人”的焦慮,促使他“抑鬱發作”,尋了短見。

  個案1中的父親呢?兒子改行後,他焦慮萬分,但他還沒有死心,一旦他萬念俱灰,他也很可能抑鬱自殺,請他的家人警惕!

  5 “替代品”的人格發展會出問題

  被當作替代品的孩子會怎樣呢?

  很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如果孩子感到壓力,也會以代償的方式來轉移壓力,保護自我,如“打遊戲”、“早戀”等。

  但是,如果父母“代償”的動力過大,對其管控過嚴,讓其連“代償”的機會都沒有,內心持續處於焦慮狀態,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個案2中那位初二女生的“逢考試哮喘”和“眼皮抽動”,是心理問題引發了軀體化症狀。

  個案3:有位高級教師送女兒出國留學,女兒不適應學習環境想回國,她堅決不允,女兒遂自殺了。

  是壓力太大,導致她女兒抑鬱發作,走上了自殺道路。

  有的還會發生人格障礙。

  個案4:有位初三男生,其母親幼時家境不好,初中輟學,十九歲時結婚,婚後感情不好。她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對兒子要求極嚴,連牙刷的擺放也必須按規矩來。兒子上初中後,開始“撒謊”,讓他做作業,他説本子丟了,其實是他自己把本子藏起來了。以後又發展到過分好鬥、殘忍地對待小動物、嚴重破壞財物的地步。

  這位男孩,是出現“品行障礙或人格障礙”的傾向了。

  10歲後個性得不到發展,就會造成人格發展障礙,而他的母親的管控太嚴,束縛了他的個性發展。18歲後人格定型,若形成了人格障礙,將會伴其終生,很能糾正!

  更多的是反叛。

  個案5:有位在研究所工作的母親,因並非名校畢業,頗感自卑,希望兒子能上名校,對其學習抓得很嚴。兒子小時很乖,但上高一後的一天,她習慣地催孩子去做作業,兒子突然發起飆來,一下子竄到窗臺上,説:“你們以後要再管我,我就從這樓上跳下去!”嚇得他的父母再不敢管他了。上到高三,他休學了;父母只好花大錢送他出國留學,但他文憑沒拿到就回來了。

  人到青春期,有個反叛期,管得越嚴,反抗的張力就越大。這位男孩的突然發飆,就是反叛的表現。

  個案6:有位青年人,其父母要求他務必考上清華。到了高三,他的成績在年級也是領先的,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失蹤了,跑到廣州去學廚藝了。

  個案1中的兒子當廣告公司員工;個案6的當大廚,均是反叛。

  現在的孩子受西方文化影響,要求個性解放,這和中國傳統的“家文化”就發生了衝突,因此反叛的張力會更大。

  個案6成績一直優秀,如果順著正常的軌道前進,他也許會考上大學,但其父母給的壓力太大,逼他來了個大逃亡。父母的壓力,只能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呵!李蘭陵

熱詞:

  • 代償
  • 替代品
  • 心理問題
  • 心理防禦機制
  • 軀體化症狀
  • 父母
  • 孩子會
  • 産生心理
  • 焦慮情緒
  • 抑鬱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