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梁江濤:奧運中那些刻骨銘心的細節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2日 03: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梁江濤

  倫敦奧運已接近尾聲,那些刻骨銘心的細節值得回味。

  比賽前閒暇之餘嬉鬧搞笑,做著各種怪異的小動作,比賽後手指放在嘴唇前,跪地親吻跑道,這就是閃電飛人博爾特,他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淘氣的大男孩。就在8月10日淩晨的男子200米決賽爭奪戰之前,剛一進場他就拿出鋼卷尺測量起跑器,按照自己的感覺挪動了兩個腳蹬,並且還認認真真地練習了一下起跑。這一幕,與他的嬉皮風格判若兩人。的確,再有實力的選手,面對每一場比賽,都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哪怕只是一毫米的誤差。博爾特“粗中有細”的認真與細緻,是對奧林匹克競技的敬畏,是一個優秀運動員職業精神的生動體現。

  同樣在田徑比賽場上,出現了一個被媒體惡搞為“雷聲大雨點小”的花絮。説的是俄羅斯鐵餅選手在投擲前長時間的醞釀準備之後,他大吼一聲將鐵餅擲出,不料卻直接打在了保護網上,自然無緣任何獎牌。誠然,相比于他的同胞-——那些優秀的俄羅斯女子鐵餅選手來,他的表現是那麼的滑稽可笑。但他應該得到尊重。失誤是難以避免的,但細節卻是可以準備的,這位選手做到了。我搜索了好一陣,轉載于各網站的搞笑視頻,均未提及到他的名字。在調侃之餘,我們真該記住他,一個為比賽做足功課的運動員。

  再説一位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俄羅斯女子撐桿跳運動員伊辛巴耶娃,她已經30歲了。她在起跳4米55和4米75失敗後,毅然選擇了衝擊4米80的高度,最終失敗只能收穫一枚銅牌。這豈止是一種純粹戰術的運用,分明是對失敗的輕漫與忽略,是對戰鬥過程的陶醉與快意,是意志力和勇氣的淋漓展示。在這屆奧運會上,我們不止一次從細節中讀懂這種蔑視失敗的姿態,為運動員的果敢自信、堅強不屈、鎮定自若而感嘆!

  細節不一定能決定勝負,卻能見證戰鬥者的態度。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説過:“對人生而言,重要的決不是凱旋,而是戰鬥。”當劉翔沒有贏得比賽,卻堅持單腿蹦跳到最後一刻,當陳一冰用金牌動作拿銀牌,以金牌的方式笑對失敗,贏得了比“場內金牌”更有價值的“場外金牌”,當消極比賽成了全球體育迷的眾矢之的,細節之美凸顯出戰鬥者的的崇高與偉大,折射出更快、更高、更強的真諦和魅力。那些刻骨銘心的細節啟示,奧林匹克精神還需要充實新的時代內涵——更勇敢、更淡定、更乾淨、更美麗。

熱詞:

  • 金牌
  • 選手
  • 消極比賽
  • 細節
  • 鐵餅
  • 起跑器
  • 博爾特
  • 戰鬥者
  • 俄羅斯女子
  • 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