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銀行股的幾大“軟肋”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0日 1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門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滬深兩市總市值排行前12名中,銀行股就佔了半壁江山。少數如工行的資産規模等,甚至可以排進全球同業前10名。流通股份大了之後,極難炒熱,更難炒高,這是銀行股的一大“軟肋”。

  第二個“軟肋”,嚴重缺少故事與想象空間。除了平安銀行當年被熱炒過一些似有似無的故事以外,其他的銀行股幾乎天生就嚴重缺乏能夠産生故事的“基因”。各家券商、基金僅憑銀行的定期財務報告,就可輕易將各家銀行下一季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狀況等,分析得透徹無比;再按照行業平均估值(PE),很容易推知銀行股現有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有無高估或者低估。水太清,連講故事的土壤都不存在,更遑論炒作它的藉口或契機。

  第三個“軟肋”,因為每一家銀行都是股份大得驚人,總股份一大,就極不容易再玩送紅股或轉贈股份之類的遊戲。A股長期都是投機文化佔主導,特別喜歡“高送轉”股份,但所有銀行因為股份龐大的緣故,連“低送轉”都做不到,一盤投資人自然是不喜歡。

  第四個“軟肋”,尤其喜歡集資圈錢。銀行股此舉有自身與監管政策規限兩方面原因。過去10年,央行貨幣供應量急劇放大,應該是百物騰貴的主要推手;當然國內經濟在此期間,大致保持9%-10%的增幅。經濟總量47萬億元,貨幣供應量90萬億元。這麼龐大的貨幣流通性,都要通過銀行來融通。

  第五個“軟肋”,去年銀行盈利奇好,卻依然難獲機構青睞。近兩年是內地緊縮銀根的年份,銀行對於貸款的定價能力卻顯著提高;各家銀行都賺到“盆滿缽滿”。去年銀行平均的盈利增長在30%以上,成為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同時,很多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奇缺,極度“饑渴”。

  何以先,執業證書編號:S1450612030005

熱詞:

  • 軟肋
  • 銀行股
  • 估值水平
  • 盆滿缽滿
  • 基因
  • 滬深
  • 貨幣供應量
  • 央行
  • 平安銀行
  • 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