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三大球何以成為 中國體育之痛(圖)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9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女排出局暴露出後繼無人的困境。

  馬強

  日本男足殺進四強的時候,中超在“無人喝彩”中自娛自樂著;日本女足挺進決賽的時候,孫雯、劉愛玲們眺望著倫敦,只能想起遙遠的1996年。

  失去了姚明,中國男籃一場未勝;苗立傑撐到了最後,中國女籃止步四分之一決賽;中國女排苦戰五局不敵日本,魏秋月泣不成聲;中國男排拼盡了全力,也未能搭上倫敦末班車。

  金牌榜上,中國軍團一路高歌猛進。鮮明對照是,中國三大球在倫敦奧運遭遇全面潰敗。

  對陣英國隊,35歲的王治郅用華麗的一扣完成了他的告別演出。然而無法掩飾的尷尬是,一路走來,中國男籃包打天下的,仍是劉煒、朱芳雨、王仕鵬這些老將。

  主教練孫鳳武賽後坦言:“我接隊以來,都是讓老隊員帶著年輕隊員一起打,但現在年輕隊員太嫩了。”事實正是如此,苗立傑、陳楠兩位“高齡”大姐,一直是中國女籃的定海神針。

  王一梅有傷在身,卻不得不一直勉力支撐。到場觀戰的國際排聯主席魏紀中毫不諱言,中國女排目前處於後繼無人的尷尬境地,亟須進行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

  三大球亮出家底,中國體育一頭冷汗。他們所面臨的共同窘境在於青黃不接、人才斷層。而直接造成這一困局的癥結出現卻絕非偶然。

  首先,同屬集體項目的三大球,投入大、見效慢,遠遠不如舉重、跳水、體操、射擊等項目的“性價比”高。同樣是一枚奧運金牌,培養一個人與培養一支隊伍相比,付出的力量孰多孰少不言自明。在這種利益權衡指向下,從基層起,抓小放大、拈輕棄重就成了一種指導性方向。

  其次,與舉重、跳水、體操、射擊等小眾項目相比,三大球在世界上擁有著最廣泛的關注度和群眾基礎,比拼的也是各國的基礎體育實力。我們身邊有多少孩子平時有時間和場地能夠定期進行三大球訓練,包括目前中國擁有多少三大球專業球員,説出來都是個令人尷尬的數字。以排球為例,全國女排一線專業運動員總共就只有不到400人。

  第三,自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中國三大球被漸次推向市場,從前的專業培訓體制被廢棄,職業化之路又走得舉步維艱,新的人才培訓機制一時難以建立起來,這也是造成人才匱乏的重要原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大球的全面沒落,不能不説是中國體育輝煌表象之下的深深隱痛。不必諱言,奧運金牌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體育實力的重要指標,然而,如果在影響力最廣、參與人數最多、職業化程度最高的三大球項目上無所作為,中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蛻變仍將路漫漫修遠。

熱詞:

  • 球訓練
  • 日本男足
  • 年輕隊員
  • 體育強國
  • 朱芳雨
  • 主教練
  • 球員
  • 女排
  • 無人喝彩
  • 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