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放下鋤頭 摸起籃球 山西農村體育場地全覆蓋走筆(圖)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8日 0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同縣解莊村,體育廣場上的健身熱。

  今年8月8日,是我國第四個“全民健身日”。每逢這個時間段,我們無數次把鏡頭對準社區、公園以及一些體育俱樂部。但毋庸置疑,農村人也有健身的需求。今年“全民健身日”前夕,我們走進山西北部大同、朔州和忻州等地的村落,看看健身這一不再新鮮的名詞,在農村人的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

  2012年,是我省農村體育場地全覆蓋的收官之年。在過去的9年裏,我省分4個階段,要完成全省28199個行政村體育場地全覆蓋的工作任務。這是我省第一次省財政扶持資金向農村體育傾斜投入。

  拆掉自家屋 興建體育場

  8月3日,38歲的朱強站在一堆磚塊旁,伸出手來指劃著這片空地的未來藍圖,這兒裝籃球架、那兒放健身器材。一個多月前,這裡還是朱強家的老屋。為了村裏興建體育場地,身為村委會主任的朱強拆掉了老房子,捐出了宅基地。

  朔州市朔城區下團堡鄉李家窯村,是一個有著1700多人口、5000余畝耕地的村子。要想在坡地上建起的這個村子找出一塊閒置的平整空地,非常困難。看著鄰近村子都興建起了體育場地,李家窯村村委會幹部非常著急。幾經勘測場地無果,朱強打起了自家老屋的主意。他在朔州市還有自己的飯店,老屋一直沒人住。他的經濟收入並不少,去年當選為村委會主任之後,他就想著為村裏人做點事。推倒老屋,再加上周邊的地方,就有了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體育廣場用地。墊土、平整、硬化,一項項工作開始進行。在朱強看來,這是一個會派上大用場的體育場地。

  農村新風尚 場地多功能

  8月初,大同市大同縣倍加造村正在進行著一年一度的全鎮籃球賽。今年進行的是第三屆,擴充了比賽隊伍,附近企業球隊也參與進來,還招攬了兩萬元的冠名贊助費。籃球比賽進行間隙,鎮上的鑼鼓隊,雖然以中年婦女為主,還臨時充當了籃球寶貝。而比賽進行時,鑼鼓隊就在一邊的戲臺上訓練。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像倍加造村這樣,體育場地和文化戲臺相結合的多功能廣場,在我省並不鮮見。大同縣的解莊村、獨樹村,朔州市朔城區的張蔡莊村,忻州市忻府區的明望村等,都有這樣“文體合一”的設計。村幹部總結,文體廣場是一個集文化、娛樂、鍛鍊和休閒為一體的多功能活動場所。而在村民們看來,這算是自家的一個第二客廳。

  健身在農村逐漸成為時尚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農村掌握突出體育技能的人非常少,大部分村民鍛鍊也缺乏明確的指導。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在很多村子,都是由大學生“村官”兼任社會體育指導員這一職務。在朔州市筷子坪村,就是一位大學生“村官”在司職籃球賽的裁判。忻州市忻府區的北合索村,婦聯主任姚海霞同時也是社會體育指導員,閒暇之餘,她義務組織村民進行舞蹈鍛鍊、參加舞蹈比賽。為了更好地指導村裏的婦女,她自費到忻州市學習舞蹈技能。但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村子,村民們只是跟著感覺走,練到哪兒算哪兒。

熱詞:

  • 體育場地
  • 農村體育
  • 籃球寶貝
  • 村官
  • 籃球比賽
  • 山西北部
  • 體育俱樂部
  • 農村人
  • 老屋
  • 走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