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法報:深圳,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6日 09: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法國《回聲報》7月31日文章]題:深圳,中國的新面孔(作者 特裏斯坦加斯東-佈雷東)

  在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不斷想到岩倉使節團。從1871年12月至1873年12月,由岩倉具視率領的50名日本高宮訪問了十多個國家的工廠、小學、大學、礦山、銀行、農場,甚至警署……他們將一切盡收眼底,然後返回日本。他們的報告在明治時期實施的重大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正是明治時期日本成為一個向世界開放的現代化國家。對鄧小平來説,這是一個樣板。

  1979年,鄧小平成為中國的強權人物。他認為,中國應該向世界開放,借鑒歐洲和美國當時的一些觀點和方法,因為中國由於“文革”已落後太多。一切都有可能,只要不影響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1979年創建的深圳經濟特區成為鄧發自內心希望的新中國的象徵。實際上,從1978年起,鄧小平就鼓勵中國高官出國。他向他們解釋説,你們看到的國家越多,就越能意識到我們的落後。

  重要的轉折出現在1978年6月至9月,當時政治局召開會議,就現代化進行大討論。除了提出向外國借款(這是第一次!),中國領導人實際上還決定大規模發展國家的紡織業。對於鄧和他身邊的人來説,首先而且重要的是促使輕工業崛起.以便滿足中國百姓的需求。

  同時為其他改革做準備:這是鄧的首要目標。與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相反,中國領導人當時的目標根本不是使工業成為一種征服世界的武器。正是西方人被中國的巨大市場所吸引並且被捲入沒完沒了的生産成本下降的螺旋中,最終使中原帝國變成“世界工廠“。

  還是在1978年6月至9月間,經過多次討淪之後,決定在中國建立經濟特區。目標是發展轉向出口的經濟活動,在世界看來,這顯然是北京表明官方新路線的方法,也是為了收回外匯。為了嘗試這種新方法,中國領導人選擇了深圳。鄧小平在視察那裏之後徹底改變了政策,要求發展當地經濟向百姓提供工作。經濟特區的首要目標之一就是向深圳及該地區的居民展示發展前景。另外一個目標當然是利用深圳特殊的地理位置向世界發起中國經濟開放的首個行動。

  不管怎樣,到了1979年初,中國經濟開放變成了現實。接下來就是讓深圳經濟特區確實能夠吸引外來投資者。當時的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勳發揮了關鍵性作用。1979年4月,在與鄧小平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後,他為特區爭取到了廣泛的自主權和一系列旨在有利於外資企業進駐的措施。

  到1982年,深圳已與外國公司簽署了1476項投資協議,總額超過1600萬美元。這一數額到1993年達到了10億美元。許多工廠到特區落戶。在最初的幾年時間單,投資者只有來自香港和台灣的。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人和美國人也來了。最早一批來深圳的法國人是在1988年。機械、紡織、技術、金融和服務業……經濟活動不斷多樣化。深圳這座城市本身也在快速擴張。它在1979年擁有兩萬多居民,到1993年已成為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2000年初,它的人口為1000萬。不到20年的時間足以讓中國當局贏得向世界開放的賭注,從而讓整個國家了不起的經濟起飛變為可能。

  (未經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文本。)

熱詞:

  • 鄧小平
  • 文革
  • 中國改革開放
  • 深圳
  • 中國當局
  • 投資者
  • 回聲報
  • 領導人
  • 明治時期
  • 佈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