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設施農業為油坊村增添“來錢道兒”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4日 11: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遼寧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劉琦本報記者/侯永鋒

  8月3日上午,在康平縣兩家子鄉油坊村一棟棟設施農業大棚外,忙活了一早上的村民正聚在一起嘮家常。 “剛摘完香菇,歇一會兒再忙活。香菇出得快,一天要摘兩次呢。”提起大棚里長勢旺盛的小香菇,鄉親們喜形於色。

  “現在村裏已有30多棟香菇大棚,‘菇農’已經發展到了20多戶,去年我們還成立了合作社。 ”村黨支部書記鄧首濤是油坊村發展香菇産業的&&人。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鄧首濤接觸到了香菇産業。了解到香菇這種百姓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很適合在我省種植,他就動了和村民一起開闢這條“來錢道兒”的心思。

  鄧首濤率先將自家的9棟大棚改建成香菇大棚。 “一棟大棚平均容納1.7萬根菌棒,每根菌棒能出2斤左右香菇,每斤香菇收購價最低2元,一棟大棚至少能掙7萬元。 ”看到鄧首濤家種植香菇賺了錢,越來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種植香菇的隊伍中。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油坊村香菇種植走上了“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規範化軌道。 “專業合作社不僅提供優質菌棒,還請來技術指導員為大家指導生産。 ”“菇農”梁鋒對記者説,“儲存香菇都有專門的冷庫,香菇的銷路更是不用愁。 ”如今,産自油坊村的小香菇還時常“長途跋涉”,出現在調兵山、四平等地的市場上,“菇農”收入節節攀升。

  小小香菇,成為兩家子鄉設施農業大軍除西紅柿之外的另一“新寵”,撐起了農民的致富傘。而這些,只不過是我省近年來設施農業蓬勃發展改變農民生活的一個縮影。

  “十一五”以來,我省大力推進用物質條件裝備農業,努力提升設施農業發展規模、質量和效益。 2011年,全省設施農業規模突破1000萬畝,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日光溫室面積居全國首位。

  設施農業異軍突起,既改善了居民生活,也讓農民找到了增收新渠道。 2011年,全省蔬菜總産值超過600億元,成為全省畜牧、蔬菜、水産、糧食四大産業中的第二大産業。在朝陽市,設施農業面積達到106萬畝,設施農業總産值達到105億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50元。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優質水果、特色産業等高效産業,5年實現産值倍增。而對於現代農業乘勢上規模、上水平,油坊村也不甘落後。 “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打出品牌,把我們的香菇貼上統一標簽。 ”鄧首濤信心滿滿。

熱詞:

  • 設施農業
  • 香菇
  • 油坊村
  • 大棚
  • 技術指導員
  • 種植
  • 專業合作社
  • 十一五
  • 菇農
  • 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