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傳奇院士俞夢孫(一):小個子科學家的大情懷(視頻)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15: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劉軼瑤、路暢):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位於北京的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今天我們將專訪中國航空生物醫學工程的開創者和學術&&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首席專家——俞夢孫院士。這是一位被譽為“智慧與慈愛”並重的科學家,這兩個特點都體現在他豐碩的研究成果中,此外,他的科學家之路也充滿了戲劇性,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傳奇人生。

  這位個子不高、憨憨一笑樸實如農家老漢的科學家叫俞夢孫,初次見面,人們可能難以想象,世界航空醫學界曾經的三大難題:無法對飛行員睡眠狀況進行自然檢測、低空飛行彈射跳傘的安全性極難保障、飛行員進入高原後短期內無法進行訓練,就是被他給一一破解的。更讓人們想象不到的是他的學歷只有專科。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年14歲、身高不到一米六的俞夢孫報名參軍,被送到南京大學醫學院上學,再後來停戰談判,學校裏學生分班,高二以上自動轉為本科、其餘人則成為專科學員。“專科畢業”這四個字就這樣一直跟著俞夢孫走進了工程院院士的檔案裏。談到自己的學歷,俞夢孫毫不諱言。

  俞夢孫:我那個時候沒有這個機會,當時在軍隊裏頭需要一批稍微有一點點學歷的人來,有一點知識來充實我們國防力量,後來就一直沒有機會去進一步學習,但是我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

  在中國航空生物醫學工程的開創者和學術&&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首席專家的諸多光環背後,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俞夢孫曾冒著輕則癱瘓、重則喪命的危險自己乘坐火箭進行彈射試驗;在近八十歲高齡時八上青藏高原開展試驗、蒐集數據,最高登至海拔5374米。如今已經76歲高齡的俞夢孫仍奮戰在科研一線。

  記者:從1958年您研製了第一台航空生物遙測裝置,到現在一直還有科研成果問世,動力源泉在哪呢?

  俞夢孫:源泉就是不斷遇到新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每當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心裏非常愉快,就是説明,一方面是解決了問題,另外説明我們這個思路是越來越接近,順著這樣一個思路,做有意義的事情。

  在給俞夢孫當了近20年助手的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偉博士看來,俞夢孫是一位智慧和慈愛兼具的老師和科學家,而他性格中的這些特質也體現在他豐碩科研成果裏,最典型的就是他研製的“床墊式自然睡眠監測系統”。

  楊偉:做睡眠實驗的時候,他自己將腦電極粘上了,好幾天都睡不著覺,他就覺得這個東西不行,我們做的東西不能這樣,後來研製出來了腰帶和床墊這一系列的穿戴(遙測裝置)。

  與當下的貴族式科研、辦公室科研不同的是,俞夢孫一直堅守著軍隊科研工作者報國、服務、科學、奉獻的精神,將科研的落腳點放在基層和一線,用一次次震驚世界的科研成果,成就著屬於他的傳奇。

  談到未來,今年已經76歲的俞夢孫院士告訴記者還有兩件事要做,一是繼續研究在特殊環境下如何更好地保障飛行員的健康,提升戰鬥力;其次是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造福民眾。

  俞夢孫:我覺得是一個更有意義的工作好像剛剛開始的感覺,雖然年紀很大了,但我覺得後面更有對問題認識更清楚,更有意義的工作剛剛開始,後面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解決。

熱詞:

  • 俞夢孫
  • 科學家
  • 1950年
  • 彈射試驗
  • 大情懷
  • 視頻
  • 傳奇人生
  • 小個子
  • 空軍
  • 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