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工業題材創作為何找不到經典作品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1日 11: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光明日報訊(記者鄧凱)34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小説家、散文家、詩人、評論家和編輯,日前從他們擅長虛構的文學世界中游離出來,深入到一汽─大眾的焊接車間、總裝車間、涂裝車間、虛擬造型中心和奧迪數字化車間,親身感受工業現代化的迅猛腳步。

  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王巨才説:“今天直接關注工業的文學作品總感覺少了些、小了些,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作家對處在現代化工業前沿的工人生活太陌生。”這次作家雜誌社和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中國作家走基層、走進一汽─大眾系列采風活動,讓作家們目睹了現代化的生産線,直接與一線員工面對面,傾聽他們的心聲。

  在同時舉行的“面對工業現代化時代的作家立場和文學選擇”的研討會上,作家們充分表達了自身的困惑和價值取向。

  作家閻連科説,文學要關注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進程中的人所焦慮的問題。工業題材的創作為什麼不容易找到經典作品,是因為它被“工”字、被車間、被機器左右了,而沒有落實到“人”身上。

  作家董立勃認為,工業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的智慧的體現。為什麼這麼偉大的工業文明,在作家筆下很少看到歌頌,而更多的是提醒、警示和批判,其原因在於,文學始終是要為與強大的工業文明對應的弱者説話。

  散文家張銳鋒認為,對科學的理解不能僅僅從實用角度出發,還應看到它的趣味性,看到它的美。

  作家邵麗説,工業現代化和文化之間很容易産生碰撞,在這種碰撞中,文化處於不利的地位,也會受到損傷。意識到這種處境,對於作家而言,要確立自己的文學選擇,堅守文學的社會分工,不喪失從人出發的立場。

熱詞:

  • 作家
  • 工業題材
  • 經典作品
  • 創作
  • 工業文明
  • 一汽
  • 董立勃
  • 散文家
  • 工業現代化
  • 閻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