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IT企業欲分食彩電市場蛋糕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12: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梅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上半年,由於政策的出臺和外來企業的涌入,彩電行業生變的呼聲越來越高,未來彩電行業將走向何方?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産品結構、銷售主體、産業鏈合作關係將首先生變。

  補貼差異導致産品分化

  政策的效力正在顯現,5月末,國家發佈的《節能産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平板電視推廣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要求,“年推廣高效節能平板電視數量不少於50萬台”。行業機構奧維諮詢分析師李秋緯認為,廠商為了完成50萬台的目標同時獲得大額補貼款項,會進一步加大節能産品的生産比例,未來節能産品比例將進一步加大。

  根據《2012中國平板電視節能白皮書》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液晶電視中達到二級以上能效標準的産品銷售份額佔到整體平板電視市場的95%,等離子電視中達到二級以上能效標準的産品銷售份額佔到92%以上。未來節能一二級産品將一統天下。

  此外,《細則》還規定彩電補貼區間從100元-400元,根據尺寸和功率的不同補貼力度也不一樣,大於42英寸的電視補貼力度最高。業內人士均認為,這樣的規定會推動企業調整産品結構,加大大尺寸電視的推廣比例,對此創維(微博)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從想指出,補貼確實是一個方面,在彩電的實際銷售中,一台32英寸的電視和一台65英寸的電視倉儲、物流等固定成本差異很小,但相比而言效益和利潤率後者卻要高得多,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企業必會加大大尺寸電視的投放量。

  供應關係轉移至內地

  近年來,韓國和中國台灣的面板企業是內地整機企業採購的主要來源,然而這樣的情況發生了變化。2012年上半年,隨着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兩條8.5代線的投産,中國彩電行業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供應又多了一個有利的來源。

  數據顯示,今年5月面板廠出貨量整體增長,奇美第一,市場份額31%,友達21%,LGD為15%,三星(微博)11%,後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略有下滑,此消彼長,國內企業京東方、華星光電市場份額上幅明顯。李秋緯認為,三星、LGD整體市場份額出現下滑,主要原因來自於品牌問題,國內整機廠不願意讓三星、LG這樣終端有整機的品牌具有控制權,所以紛紛採購不具有終端品牌的面板。

  隨着國內面板産業的崛起,整機企業開始與國內面板企業結盟,京東方已經與康佳結盟,跟以往LGD與創維、友達與海爾的方式一致,在國內面板廠與整機廠策略聯盟逐漸成型後,將影響國內面板與彩電的生態鏈。

  IT企業欲分食産業蛋糕

  智慧電視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電視行業的生産模式,掌握IT技術的企業在彩電領域更有話語權。為此海信(微博)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感慨,傳統彩電企業對於軟體、互聯網和內容服務的理解和應對十分吃力,無法融入IT基因,未來彩電領域的企業只有3-5家。

  去年年初蘋果宣佈推出智慧電視,國內企業認為正面接觸可能性小,並沒有感覺到緊迫性,然而今年5月國內企業聯想攜成品而來,卻着實讓國內企業開始緊張。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進入智慧電視時代,家電企業競爭不是自己跟自己玩了,它的競爭對手包括谷歌、微軟、蘋果,還有聯想,競爭對手一下子強大了很多,這對傳統家電企業來説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他們的市場有可能被瓜分。(新浪科技)

熱詞:

  • 市場份額
  • 彩電領域
  • 谷歌
  • 欲分
  • IT企業
  • 面板産業
  • 細則
  • IT技術
  • 彩電市場
  • 智慧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