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中國風”奧運營銷炫到倫敦難炫自身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典型的英國田園風光拉開了倫敦奧運的序幕,中國體育用品品牌亦隨之整裝出發,將最炫“中國風”刮到倫敦。受困于利潤增速放緩、品牌庫存積壓嚴重,各大體育品牌紛紛將此次奧運看做是一個“翻身”的機會,開展奧運營銷。

  事實上,奧運會能給體育品牌帶來的,遠遠不只是經濟效益上的提升,更多是其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和影響力,相信眾品牌也是看重了這一點,紛紛摩拳擦掌,欲在倫敦奧運一拼高下。當下,倫敦勁吹中國風,多國代表團的服裝都是中國製造。安踏成為中國奧委會最高級別的“戰略合作夥伴”,其整個贊助級別或至少鎖定在6億元;李寧宣佈將支持橫跨五大洲的600多名運動員,同時簽下了中國體操隊、射擊隊、跳水隊、乒乓球隊和羽毛球隊5支金牌之師;匹克則將目光放到了國外,與新西蘭、斯洛文尼亞、阿爾及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以及塞浦路斯7支奧運代表團簽約,提供領獎服、比賽外套等運動裝備,簽約的代表團數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然而,經濟危機之下,此輪奧運營銷到底能給這些企業帶來多少收益?能否讓這些體育品牌尤其是個別瀕臨危機的企業打一個翻身仗呢?似乎今日不似從前了。

  歸功於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加上李寧公司推行整合營銷策略,其當年收入同比增長53.8%,而今年李寧命運多舛。筆者認為,若企圖將倫敦奧運作為品牌營銷的救命稻草,那麼這些體育品牌可能會失望了。服裝行業整體遇冷,體育用品也沒能倖免。大幅裁員、縮減門店、增速放緩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本土體育品牌,在經歷了急速增長的黃金時期之後,體育品牌集體進入了寒冬。

  這次贊助倫敦奧運會,或許並不會給各大體育品牌公司的業績帶來多大提升,有專家坦言,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於國內的體育品牌而言已經達到了一個制高點,是這次遠不及的,倫敦奧運會對各體育品牌的銷售促進情況應該也比不上當年的業績。但是,儘管目前服裝行業壓力重重,體育品牌也在積極轉變思路,重塑品牌形象,我們應當對自己的民族企業有信心,希望這些企業在此番調整中找準定位,認清今後的發展方向。

熱詞:

  • 中國風
  • 體育品牌
  • 奧運營銷
  • 奧運代表團
  • 中國奧委會
  • 戰略合作夥伴
  • 倫敦
  • 射擊隊
  • 羽毛球隊
  • 安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