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周義興:對奧運金牌熱要冷思考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08: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對奧運金牌熱要冷思考

  北京時間昨晚6時25分許,23歲的中國姑娘易思玲在女子10米汽步槍決賽中,已摘走本屆奧運會首枚金牌。賽後她流下眼淚説,“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一趟,看看爸爸媽媽,我們已經有一年多沒見面了,我爸爸身體很不好,有糖尿病還有高血壓,我很想念他們。金牌就是給爸媽最好的禮物”倫敦奧運會開賽首日,中國獲四金二銅,暫列本屆奧運會獎牌榜第一。(《東方早報》7月29日)

  的確,易思玲作為一個只有23歲的中國年輕職業運動員,在忍受高強度訓練,長時間遠離親人的情感煎熬之後,終於獲得了這屆奧運會首枚金牌。作為回報,運動員無疑應該為自已的成績、為個人命運轉折激動。不過與此同時或許會有國民與筆者一樣,在面對國內體制性獎牌熱之時很想問的是:如果離開了獎牌,中國“舉國體制”下的體育還剩下了什麼?

  其實就國內體育的“舉國體制”講,顯然應該肯定,在過去多年時間裏我國運動員在世界體育賽事中所獲得的獎牌,無疑已經證明我國已經進入了世界競技體育強國前列。而這些,也説明我國的體育“舉國體制”應該對奪取獎牌數量的確可説是有效的。不過就如人所週知的是,一國在賽事中的獎牌多與少,向來與體育強國、體育大國並不存在必然的對應關係。換句話也就是説,如果以體育制度性要求來看,衡量一個國家的體育制度是否得當,很大程度上還要看這樣的制度是否能對國民參與體育運動的影響、對國民體質提升能否形成積極的推動性影響。在此具體就以國內體育的“舉國體制”而言,從小開始的“全包”式培養的模式,瞄準的就是世界各類賽事獎牌,評價也是以獎牌的多少為標準。可這樣花費納稅人大量 財力的“舉國體制”與國民體育到底有多大關係?又與國民體質提升為評價標準的體育強國、體育大國之間有什麼積極影響?這,恐怕是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國民想知道,同時也是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向全體國民,也就是要向納稅人作出交代的重要社會公共問題。

  還有就“舉國體制”下的獎牌指向看,不用否認,事實上在我國,一個運動員是否能夠在包括奧運會等世界賽事中得獎,可以説已經是一個能夠決定一個運動員之後人生道路的大事情。何況已有事實已經證明,如果一個運動員能夠在奧運會這樣的世界賽事中得金獎,不僅可以從此徹底改變自已命運並名利雙收,甚至於還説不定可以撈個一官半職。可問題的關鍵是,當這種“舉國體制”的體育模式在投入大量公共財力並使我國名世界列賽事獎牌榜前列時,如果同時不能證明與全體國民關係。那或許國民就有權利提出這樣的疑問:這樣的“舉國體制”體育模式到底是在提倡什麼?又在鼓勵什麼?而這,同樣也是需要引起社會關注、並是相關主管部門需要反思的社會公共問題。

  所以,面對我國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所得獎牌,筆者就此真想説的是,相關主管部門是否應該在興高彩烈地數獎牌的同時,還要對我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對體育的本質要有些有些反思?要進行冷思考?顯然,結論無疑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稿源:荊楚網

熱詞:

  • 舉國體制
  • 奧運金牌
  • 奧運會
  • 東方早報
  • 全包
  • 冷思考
  • 體育強國
  • 體育模式
  • 獎牌榜
  • 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