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奧運】中國人的購買力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8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天津網-每日新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行走世界,Chinese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符號,而這種符號在很多地方象徵著充足的購買力,再引申一步便是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國內聽到這樣的説法心中還總有點兒異樣的感覺,總覺得這樣的説法只不過是西方人或大驚小怪,或刻意恭維而已。但當我身處倫敦,這種感覺便變得異常清晰起來。

  最簡單的例子,在MPC外有個不大的紀念郵品店,奧運會的紀念郵品售價不菲,最小的一個首日封也要人民幣150元左右,一個紀念幣加上一張郵票是那裏最便宜的商品,4.99英鎊,很簡單,50元人民幣。由於受朋友所托要給他們帶幾套價值上千元的紀念幣,昨天我匆匆走進了紀念郵品店,直接抄起貨架上僅存的幾個全套紀念冊丟到了銀臺。相比之下,同樣頻頻光顧的外國記者就顯得“小氣”了許多,昨天,就看到一位哥們兒為了在兩款首日封之間做個抉擇,足足站在那裏躊躇了十幾分鐘。

  當然,中國記者的闊綽並不能説明太多的問題,畢竟,外國很少有像咱們這樣的習慣,出國採訪之前就會收下一長串的禮品單。但在倫敦的其他地方,Chinese的購買力依舊隨處可見。在距離倫敦不遠的一座小鎮(看上去就是倫敦的佛羅倫薩小鎮)有一家英國最大的奧特萊斯商城,那裏邊四下出擊的除了俄羅斯人便是中國人,10個人中至少有4個人是黑頭髮黃皮膚的。甚至像巴寶莉、普拉達這樣的奢侈品品牌的專賣店裏都會配備專門的中國店員,所有商店的POSS機都可以劃銀聯通道,直接英鎊消費,人民幣結賬。

  買東西還只是個人消費的小事,辦奧運可就是國家經濟實力體現的大事。倫敦奧運會公開宣佈的預算就只有北京奧運的三分之一,這還沒算因為經濟危機而臨時縮減的數字。開幕式和北京奧運會的豪華大氣相比也顯得寒酸了許多,就連導演博伊爾自己都承認,讓他操持的開幕式和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相比是“不現實”的,奧組委自己也明白,直言除非中國再辦一屆奧運,否則北京奧運無法超越。一向搞笑的英國媒體更是話中帶酸,一位專欄作家更是打趣地説道:“我預計,奧運會的開幕式最大的亮點將是大屏幕播放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我估計主辦方已經錄好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煙花聲音,放在今天播放。”儘管話説得誇張,但聽著還是挺舒服的。

熱詞:

  • 購買力
  • 北京奧運會
  • 郵品店
  • 銀臺
  • 普拉達
  • 佛羅倫薩
  • 奧特萊斯
  • 導演
  • 奢侈品品牌
  • 巴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