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養老院拒收“失能老人”拷問社會保障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漫畫/李曉宜

  家庭負擔過於沉重、養老機構不願接收,我國3300萬名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稱為“失能老人”)“失落”重重。“作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面臨的照護服務壓力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説。(7月25日《經濟參考報》)

  如果説老年人屬社會階層的弱勢群體,那麼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失能老人”一定處在最乏力、最無助的社會底層。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是,這個“最弱勢”群體的人數竟高達3300萬,而家庭護理困難、養老機構拒收則成為人們不得不直面的現實窘境。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眾多養老機構都面臨生存發展壓力,出於對自身護理條件有限和降低養老成本的考量,他們更樂於接收那些身體健康、付得起費、能夠自理的老年人,而對失能失智或缺乏購買力的困難老人卻婉言拒收。根據多數老年人的養老實踐和認知心態,失能或失智後的晚年生活也許才是他們最為在意和擔心的人生憂慮,而所謂“養兒防老”也往往集中體現在這一人生階段。從這個意義上説,照顧好“失能老人”應該是“老有所養”的保障性底線,因而也應當是政府完善養老機制、破解養老困局的關鍵性工作。

  一要加大對“失能老人”養老的政府投入。照顧好“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既體現政府扶持弱者的執政責任,也符合社會保障“保基本、保困難”的制度功能。養老服務既然屬社會福利事業,理應納入國民收入的二次分配領域。政府有責任通過加大對福利領域的投入,追求和實現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對“失能老人”的養老投入,既可以通過由政府投資,規劃和建設一批以收養失能老人為主的老年護理機構,也可以用政策扶持的方式引導民間資本向供養型、養護型、醫護型養老設施建設傾斜,還可以以補助獎勵的手段鼓勵現有養老機構接納“失能老人”。

  二是積極鼓勵家庭居家護理“失能老人”。國家無力實現覆蓋的社會保障背景下,居家養老仍是老有所養不可或缺的主要形式。家庭應當也必須盡其所能地承擔起相應責任。而政府可以給予其一定的鼓勵與幫助,以減輕“失能老人”的居家養老負擔。比如通過調整醫療保險家庭病床結算政策,將部分失能老人的護理費用納入報銷範圍;定期舉辦失能老人護理技能的免費培訓,以提高家庭護理能力;鼓勵家庭互助、社區幫助,為居家的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補助的上門醫療護理服務等等。

熱詞:

  • 失能老人
  • 執政責任
  • 社會保障
  • 老有所養
  • 經濟參考報
  • 養兒防老
  • 拒收
  • 生活自理能力
  • 家庭護理
  • 居家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