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雨災能否讓城市重新認識“外地人”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3: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見義勇為者為外地人未領到救災物資。7月21日暴雨時,北京房山北營村的趙先生先後救出多人。隨後,與趙先生同院的災民被安排住進救災帳篷。由於不是本村人,趙先生一家沒能享受同樣待遇,也無救災物資可領,夜裏只能借住在鄰居的卡車裏。趙先生世紀90年代到北車營村務工,至今已有將近20年。對於趙先生一家的安置問題,北車營村黨支部書記翟瑞生的解釋是“前期救災物資比較緊缺,需要先盡着本村人口”。他承諾會及時解決趙先生一家的問題,不會讓他們繼續露宿。(7月25日《京華時報》)

  趙先生在救人時沒把自己當“外人”,他救人時更沒有區分被救者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而那些被趙先生救出來的“本地人”,估計也並未因趙先生是“外地人”而謝絕救助。可是,災後安置分配救災物資時,趙先生的“外地人”身份卻被毫不客氣地指了出來,被踢出了救助範圍。説難聽點,這不“過河拆橋”、不知感恩嗎?且不説趙先生是“救人英雄”,他首先是一個“人”、一個中國的“公民”,哪怕出於人道主義和最基本的責任心,也不該眼睜睜坐視其全家露宿吧?這恐怕不僅令趙先生心寒,也令此次雨災中所有參與救災救人的“外地人”心寒,甚至會令所有在北京打拼過的“外地人”感同身受、唏噓不已。

  有人悲嘆,在北京等大城市,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的鴻溝難以逾越。哪怕你在城市裏打拼了多少年,哪怕你為城市做了多少貢獻,只要你戶口在外地,你只能低人一等,無法享受到跟城裏人一樣的福利待遇,同時當然也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平等地位。現行戶籍將公民人為地劃分為三六九等,由此造成的社會不公和不平等觀念也日漸根深蒂固。“患難見真情”,或許外地人多年如一日在城市裏默默無聞地工作,無法引起城裏人特別是決策者的注意;那麼,此次雨災中無數外地人所表現出的人間大愛,是否應該使他們心中有所觸動呢?

  雨災後相關部門發起捐款活動,不少網友詢問:沒有北京戶口可以捐款嗎?在北京納稅不滿5年可以捐款嗎?納稅滿5年但中間間斷過的可以捐款嗎?捐款資格要搖號嗎?外地戶口滿60歲的老年人可以捐款嗎?……很顯然,網友們在“惡搞”。但這些“惡搞”大多都是有“出處”的,生動而形象地諷刺了此前城市對外地人的“傲慢與偏見”。網友們並非沒有愛心,他們也並非不願捐款,他們只是想讓城市和城裏人知道:外地人是跟城裏人一樣的平等公民,他們不是抹布——用到了就拎起來,不用時就扔到一邊。

  但願此次雨災能夠讓城市重新認識“外地人”。不管有多大阻力,戶籍制度也必須啟動改革。即使真如有人説的那樣,當前完全取消戶籍制度“時機還不成熟”,我們也應儘量縮小不同戶籍之間的鴻溝,儘量去接近平等和公平正義。最起碼,要將外地人當人看,要給予他們最基本的尊重和生存空間。

熱詞:

  • 外地人
  • 本地人
  • 惡搞
  • 公民
  • 外人
  • 傲慢與偏見
  • 京華時報
  • 出處
  • 北車
  • 村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