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京城災難警示我們何以面對"痛點"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6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21”特大暴雨災害讓北京人痛定思痛,亡羊補牢,著眼于防患未然。有網友在一張北京地區的google地圖上,對40個積水位置用藍色標注,被稱作40個城市“痛點”。北京市防汛辦公佈的北京市積水信息圖上,積水點有80處。但據説無論是40個還是80個,城市“痛點”和“盲點”依然不少。北京官方正計劃根據這次災情,製作積水分佈圖,近期可望向大眾公佈。

  與此同時,對在這次暴雨中北京二環以內鮮有積水,明清時期所建造的滲排系統至今發揮著作用的事實,引發熱議。據悉,北京建自明清時代的200余公里排水管網,配合著當時建成的集雨排水工程,至今還在默默無聞地恪盡職守,排澇泄洪。我們的祖先前瞻眼光,高超設計,精巧施工,令人嘆服,也足以令後輩汗顏不已。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在這裡又是實實在在地顯現了。祖先為後人造福、積德啊!檢視當代人的所作所為,看似比祖先聰慧、精明,先天后天的條件都不可同日而語,但事實上,“拆爛污”、“出洋相”的事情,大大小小的“痛點”“盲點”,豈只在偶爾和少數?

  僅以雨天上海的一件“不起眼”小事為例。有一個上海居民致信報社稱,每次進出虹橋機場T2航站樓,都感到十分自豪。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空中門戶,這座航站樓氣勢恢宏,堪稱樣板。可是,當一個雨夜,從航站樓出來,準備打車回家時的所見所聞,令這種“自豪感”頓時大打折扣。他發現,出租車等候點正好處在幾條“空中走廊”的交叉處,剛好暴露在外。於是下大雨時,不僅雨棚有漏水處,雨滴也不斷飄進來,把排隊等車的人淋了個正著。而出租車停靠位也一直有雨水澆下。其實,只要把這個出租車等候點往左或往右挪一點,都能剛好置於“空中走廊”的下方,大大降低降雨的影響;或者把雨棚修好,天氣惡劣時再增加些防護措施,也能讓乘客的避免尷尬和狼狽。

  浩大的工程能成功建造,氣派恢弘得令人嘆為觀止,但偏偏在雨夜裏這樣的細節上,暴露了整體設計中的粗疏,暴露了漫不經心的作風,也暴露了城市的“痛點”,哪怕極其細微。平日裏的流光溢彩、車水馬龍,樓宇巍峨、繁花似錦,在暴雨下不堪一擊,城市軟肋暴露無遺,或許就是無數個“細節”隱患招致的大禍。我想,要是當年我們的祖先在設計、建造京城宮殿時,對滲排系統掉以輕心、不以為意,或者在做這些“地下工程”時懈怠敷衍、粗枝大葉,那麼還會有歷數百年而不衰,久經考驗百戰不殆的神奇功效嗎?要是以當代人的高智商,加上如祖輩們的勤勞敬業、一絲不茍,細節的遺憾、生活裏的“痛點”必定大為減少,也會給我們的後代造福、積德!

  昨夜的北京眾志成城,嚴陣以待又一場暴雨,但暴雨爽約,人們虛驚一場。但是,自然災害是終究會再來的;近日的上海,晴空萬里,藍天白雲,遠離風暴驟雨,讓人歡心愉悅,喜不自禁。但是,自然災害是無情無義,必有其勢洶洶襲來的時候。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的祖先為我們造福、積德,我們如何回報祖先,善待自己,又該如何造福、積德于後輩?這是一個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的碩大問號。

熱詞:

  • 痛點
  • 停靠位
  • 盲點
  • 空中走廊
  • 細節
  • 出洋相
  • 航站樓
  • 地下工程
  • 自豪感
  • 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