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民進會員調研 為“後奧運”時期北京體育産業獻計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4: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政協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8年北京奧運舉辦後,進入“後奧運”時期的北京體育産業增加值每年以15%的速度大幅上升,然而,管理體制相對落後、賽事運作能力不足、市場發育不良等問題,使北京體育産業現狀與“世界城市”的定位還有一定距離。為此,民進會員金汕完成了一份關於北京體育産業的調研報告,對如何從世界城市高度打造北京特色的體育競賽産業提出了一攬子建議。近日,這些建議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調研報告被收錄在新近出版的北京藍皮書《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1-2012)》中。

  金汕在調研中發現,與群眾體育相比,北京競技體育的社會化和産業化水平低得多,正因為行政部門壟斷了競技體育的舉辦權和管理權,社會其他部門尤其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難以進入。而且,北京目前的體育賽事多是“一次性”過路賽,屬於北京自己的“標誌性”品牌賽事很少。受競技水平影響,比賽定價很低,甚至北京女排還有過免費進場的賽季。此外,市場發育不良,觀賞性消費群體尚未建立,經營人才缺乏。

  “在體育事業仍以政府為主導的轉型期,要積極轉變政府職能。”金汕在報告中建議,政府應積極改革體育賽事管理體制,更多地發揮指導、協調和監督作用。同時,培育消費市場,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各行各業興辦各類健身娛樂俱樂部,適當發展高檔次俱樂部,滿足不同層次需求。此外,還應發展體育經紀業務,積極申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

  在品牌賽事方面,北京已連續8年舉辦中國網球公開賽(“中網”),但中網一直是虧本經營。目前每屆的運營成本約1.2億元人民幣,但中網整體經營收入、門票收入並不可觀,真正穩定的收入來源只有市場贊助。金汕認為,應增強北京的賽事運作能力,鼓勵社會各界承辦體育賽事或以冠名、特許等各種方式贊助,注重對冠名權、産品等無形資産的開發。(記者 謝靚)

熱詞:

  • 體育産業
  • 民進
  • 體育經紀
  • 獻計
  • 體育競賽
  • 調研報告
  • 北京奧運
  • 中網
  • 體育事業
  • 賽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