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北京"暴雨成災"值得城市反思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3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7月21日中午至22日淩晨的特大暴雨,為首都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截至昨日17時,已致約190萬人受災,已發現因災死亡37人。據初步統計,經濟損失近百億元。(7月23日《新京報》)

  天有不測風雲,誰也未曾料到,北京會遭遇61年未遇的暴雨襲擊,造成37人死亡,經濟損失幾近百億;誰也未曾料到,北京也會出現“路人在街面上游泳、司機在車中溺亡”的另類奇觀。可以説,一場突然襲擊的特大暴雨,讓北京措手不及,因為這個北方城市,尚未作好防禦和應對特大暴雨的心理及技術準備。

  事實上,過去一些南方城市,在暴雨面前不堪一擊,除了有關部門在防範和應急上不作為之外,其根本癥結在於城市排撈系統“先天不足”,甚至是“弱不禁風”。比如,去年各地的暴雨是“50年一遇”,而我們許多城市排水系統設計標準僅為“幾年一遇”,甚至是“一年一遇”,一旦遭遇暴雨襲擊,自然會“逢暴必淹”。反觀國外,歐美排水系統設計標準為“100年甚至300年一遇”,法國巴黎對下水道排水能力建立有完善的實時監控體系,即使在地處沙漠的沙特的一些城市,在排水系統的設計施工中也絕不心存僥倖,以致可以應對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而日本更嚴謹,1970年即專門頒布了《下水道法》,對技術指標和排水能力均有嚴格的法律規定。

  必須正視的是,近年來盛行的城市開發,都崇尚大拆大建、填湖削山,許多城市的內河道、湖泊水塘、地下水脈因此被填堵隔斷。一旦遇到暴雨災害,原有自然水道無法暢通運行,只能依賴於脆弱的現代排水系統,涌堵內澇每年都會發生。然而,城市依水而生,無時無刻都離不開水。水利萬物,滋養眾生,但水災也不容小覷。因此,在城市建設中,不能只考慮經濟增長,還要兼顧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利用好自然水系,發揮湖泊河道的蓄水調節功能,減少人工的過度開發破壞。這樣才能趨利避害,造福市民。

  更重要的是,現代城市若想終結“逢暴必淹”困境,必須在城市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進行檢討與反思,並要花大力氣對“先天不足”的排澇設施進行整改,儘早扭轉“弱不禁風”的尷尬局面。同時,一些城市應摒棄“暴雨在南方”的僥倖心理,不妨從現在開始,由政府部門對各積水點在暴雨中的積水數據進行統計,以摸清情況做排水改善,防水患于未然。

熱詞:

  • 暴雨襲擊
  • 城市排水系統
  • 1970年
  • 城市開發
  • 暴雨災害
  • 暴雨成災
  • 特大暴雨
  • 下水道法
  • 弱不禁風
  • 逢暴必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