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困難群體特殊群體 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1日 06: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根據中國政府網20日公佈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國家建立基本社會服務制度,為城鄉居民尤其是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質幫助,保障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有尊嚴地生活和平等參與社會發展。

  《規劃》明確提出,按照應保盡保、應助盡助的要求,實施一批基本社會服務保障工程,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水平。

  ──低收入家庭認定體系建設工程。結合建立收入信息監測系統,指導地方通過資源整合,加強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機構及能力建設,逐步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

  ──綜合防災減災工程。重點推進國家自然災害四級應急救助指揮系統、救災物資儲備庫及綜合應急避難場所等建設,加強社區減災工作,開展防災減災專業人員特別是災害信息員和志願者隊伍培訓。

  ──孤殘兒童保障服務工程。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建設,配備必要的專業救治和康復設施,培養培訓2萬名具有資質的孤殘兒童護理員。拓展流浪未成年人保護設施功能,發揮庇護救助作用。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快專業化的老年養護機構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增加養老床位300多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支持有需求的失能老年人實行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培養培訓具有資質的專業養老服務人員。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重點任務是:著力健全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核心,以農村五保供養、自然災害救助、醫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為主要內容,以臨時救助制度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逐步拓展社會福利的保障範圍,推動社會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逐步提高國民福利水平。加強優撫安置工作。

  《規劃》明確,將專項救助逐步延伸至低保邊緣家庭,重點解決其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困難。加強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逐步實行診療費用即時救助,降低醫療救助起付線,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取消醫療救助起付線。推動婚姻登記標準化和全國信息聯網,推行婚姻免費登記。有條件的地方可發放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和家庭經濟困難的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

熱詞:

  • 規劃
  • 專業養老
  • 困難群體
  • 醫療救助
  • 十二五
  • 培養培訓
  • 起付線
  • 養老服務
  • 防災減災
  • 低收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