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養老難”將影響幾代人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1日 0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生命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一則有關“養老”的新聞頗為引人關注:湖南老人付達信為了老有所養,於4年前故意犯下搶劫罪,在“如願以償”度過了1年半牢獄生活以後,“不得不”減刑回家。如今,養老的艱難又一次橫亙在他的面前。此案例雖然較為極端,但它真實而殘酷地反映出了中國當下養老的尷尬——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1.6億,並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長,“銀發社會”已經到來了。與此同時,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剛剛超過1000美元,與很多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的人均GDP達5000—1萬美元相比,“未富先老”讓中國式養老面臨資金匱乏的局面。

  “生老病死”人生四件大事,除了“生”我們不能把握,其餘的3件其實都與養老有關:如何年老時不為生計發愁,生病時有人照顧,臨終時有人送別,讓生命的後半段時光過得體面、有尊嚴,是人生得以完滿的必需。以前是幾個子女共同贍養老人,現在是一對夫妻要贍養雙方4個老人,無論在時間、精力和經濟上,都像是在“走鋼絲”。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個人養老賬戶缺口1.7萬億元,全國多地個人賬戶空賬運行,且養老金實際收支缺口還將繼續放大。如果社會養老資金不足,養老只能甩給個人、家庭。現實中,政府投入嚴重不足,讓養老院“一床難求”,很多地方要想獲得入住公立敬老院的資格,需要提前6—8年排隊。而政府對於社會辦養老院的扶持,很多也沒有落到實處。其結果是,“在家養老”往往成為一種不得已的選擇。被孤立在各個家庭裏的老年人,很多面臨“空巢”的局面——兒孫都外出打拼,有的甚至身居國外,留守的老人既缺乏交流,又沒有生活上的照顧,處境艱難。近年來,空巢老人去世多日才被發現的慘劇時有發生,就是養老問題無解的結局。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假如,當下老人的境遇就是我們明天的寫照,那每個人都有恐慌的理由,這個社會將充滿了浮躁和消沉。因此,現今養老的困境一方面直接影響着父輩們的生活質量,其經濟壓力將迅速傳遞給各年齡層的晚輩,更嚴重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會像一座大山懸在中青年人的心頭。沒有平和心態的社會不會是和諧的社會,養老,影響的是幾代人的幸福。▲

熱詞:

  • 養老
  • 養老問題
  •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
  • 空巢老人
  • 搶劫罪
  • 空賬
  • 個人賬戶
  • 牢獄生活
  • 人均GDP
  • 減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