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加碼“美國製造”,美重振製造業説易行難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記者楊駿)在“重振製造業”的口號和政策影響下,美國出現製造業從海外回流熱潮,美國媒體不斷報道美國開始“重操就業”,生産從筷子、熱水器到建築機械等一系列産品的事例。甚至對中國生産的美國奧運服裝,也有個別美國議員小題大做,嚷嚷著要把“中國製造”堆在一起燒掉,再做新的,哪怕是汗衫也好。

  政府加碼“美國製造”也好,媒體跟風炒作也罷,抑或是少數議員的國粹主義表演,都讓人們感到美國重振製造業似乎勢在必奪。但重振製造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眼光,什麼樣的路徑?

  説説與做做,兩回事

  “我們不會在美國增加勞動力密集型、相對低技術的工作,我也不認為我們想要它們。有時開發增強競爭力的技術會比較有意義。有時政府支持提高工人技能比較有意義。”紐約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 斯賓塞這樣認為。而哈佛大學教授勞倫斯 卡茨指出,認為製造業就業崗位將大增的想法是完全不可信的,大力改善美國基礎設施和教育對創造中産階級就業崗位會更有效。

  許多專家認為,這兩年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回流,除海外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原因外,還有匯率變動、海外能源運輸價格攀升等臨時性和偶然性因素。因此這種復蘇是衰退過後的一次反彈,還是長期性現象,仍難確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加區分地宣揚走老路,製造所有類別的産品,只能越説越興奮,越做越為難。

  增加就業,“眼高手低”成頑疾

  美國《紐約時報》今年3月發表文章説,在2011年2月矽谷的一次晚餐會上,奧巴馬曾經問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如何才能將iPhone手機製造方面的崗位弄回美國,喬布斯回答説:“這些工作回不來了。”

  這不僅是因為國外的勞動力比較廉價,蘋果公司的高管還認為,外國工人的靈活、勤勞與工業技能,以及海外工廠的巨大規模已經大大超越了美國同行,以致“美國製造”對於大多數蘋果公司産品來説已經不再是一項可行的選擇。

  而德勤諮詢公司2011年10月調查顯示,美國製造業當年還有60萬崗位無人填補,僅僅是因為企業找不到有合適技能的工人。

  人才缺口已不僅是技能和勤懇問題,新技術發展需要掌握新知識的人才。

  《華盛頓郵報》3月也發表文章説,“我們今天需要從事的製造業工作同我們當年送往海外的製造業工作不同。”該報舉例説,新型複合材料層出不窮,3D打印技術使製造程序發生改變,這要求更多的熟練僱員掌握複雜的新製造程序。

  就高不就低,求解“製造業復興”

  “避實就虛”造成經濟失衡,要實現“再工業化”,扭轉這種失衡,美國需依靠的是先進製造業,而不是低端製造業。這已成為美國不少有識之士的共識。

  哈佛商學院教授加裏 皮薩諾和維利 石早在2009年的《哈佛商業評論》上就提出建議,要求政府重視先進製造業。因為在該領域,勞動力成本通常佔的比重縮小,低工資國家優勢不大。而迅速變化的世界也越來越要求把生産放在離終端市場更近的地方。

  先進製造業産品附加值高,技術要求強,不僅是美國比較優勢所在,也能為美國民眾提供高報酬收入。美國政府的政策目前已開始側重支持“先進製造業”,而服裝、鞋業和礦業所獲支持甚少。

  總體看,美國國內重振製造業的呼聲很大,有所為有所不為,還是無所不為,有關討論的結果日趨明朗。

熱詞:

  • 美國政府的政策
  • 先進製造業
  • 美國媒體
  • 美國製造
  • 美國民眾
  • 華盛頓郵報
  • 哈佛商業評論
  • 紐約時報
  • 蘋果公司
  • 喬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