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7月18日入伏:今年“三伏”為30天比去年少10天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18: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天津7月16日電 (記者帥安寧、周潤健)7月18日將迎來今年入伏第一天,接下來人們將迎來“高溫、高濕、高熱”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30天,比去年少10天。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説,“三伏天”常出現在小暑至立秋後,即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個月裏。今年7月18日交初伏,7月28日交中伏,8月7日交末伏。

  趙之珩進一步解釋説,“伏”的日期是按照干支紀日來推算的。我國古代是用天干和地支紀時、紀日、紀月、紀年的。天干的數目有十個,地支的數目有十二個。以天干打頭,把天干與地支按順序一一相配就得到甲子、乙醜、丙寅等60個不同的干支組合,這六十個干支稱謂一個完整的干支週期,週而复始,俗稱六十花甲子。在六十年(月、日)當中,每一個年(月、日)都有一個不同的干支名稱,例如甲子年、乙醜月、丙寅日等。庚日就是每逢有天干“庚”的日子,因天干有10個,所以每10天就有一個庚日。

  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和中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第一天。

  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這是因為每年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初伏)出現的遲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數也不相同,於是就有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差別。

  “三伏天”常常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潮濕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説的“苦夏”就在此時。天文專家提醒説,在這個時節,人們儘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進行戶外工作,如必須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如戴遮陽帽、打遮陽傘,塗抹防曬霜、隨身攜帶防暑藥物等。

熱詞:

  • 三伏
  • 庚日
  • 三伏天
  • 入伏
  • 初伏
  • 干支
  • 戶外工作
  • 天干
  • 地支
  • 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