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林徽因痛悼徐志摩:四年仍難掩傷感與痛徹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6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檔案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林徽因

  字裏行間憶才女

  ——檔案文字中的林徽因

  關於民國才女林徽因(1904.6.10-1955.4.1),可寫的內容實在太多。但如果換一個視角,比如透過一些與林徽因有關的檔案資料和她的留世文字,對她進行解讀,也許不失為了解這位民國才女的另一條路徑。1928年3月,早年曾拜梁啟超為師的青年詩人徐志摩收到其師的一封長信,信中提及,“萬不能把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樂”,不要“沉迷于不可必得之夢境”。徐志摩回信曰:“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兩封信都暗指一人,但都不提及,彼此心照不宣。那個人就是林徽因——梁啟超兒子梁思成的妻子、徐志摩癡心追求的女子。

  才貌雙全的林徽因愛丈夫,對徐志摩深懷欽佩和好感。徐志摩逝世4週年紀念日,林徽因發表了悼文。人已去,尤相問,更見情何以堪。人既去,相告慰,足見心裏放不下。那份傷感,那種痛徹,惟有寫下那些文字的人自知。

  有這樣的感情的人,應該會讓第一眼見到她的人難以釋懷。以下便是作家蕭乾為初見林徽因寫下的文字:

  “在去(林徽因家)之前,原聽説這位小姐的肺病已經相當嚴重了,而那時肺病就像今天的癌症那麼可怕。我以為她一定是穿了睡衣,半躺在床上接見我們呢!可那天她穿的卻是一套騎馬裝,話講得又多又快又興奮……她比健康的人精力還旺盛,還健談。”

  得了重病不僅自己像沒事人一般,在他人眼裏“她比健康的人精力還旺盛,還健談”。她的看似柔弱、讓人憐愛的外表後面,還有豁達著、微笑著與病魔無聲抗爭的達觀。

  除此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凸顯在林徽因身上的事業心定力。它同樣通過一些文字映現在世人面前。

  1934年夏,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赴山西野外考察。林徽因在其負責起草的考察報告中寫道:

  “山西中部、南部我們所見的廟宇多附屬戲樓,在平面佈置上沒有向外伸出的舞臺。樓下部實心基壇,上部三面墻壁,一面開敞,向著正殿,即為戲臺。臺正中有山柱一列,預備挂上帷幕可分前後臺。”

  觀察的細緻、敘述的精到、用詞的形象,處處見出林徽因的才情。那正是她心繫鍾愛的事業所致。當她患病住進醫院,躺在病床上,關注的不是治療,竟是醫院建築:

  “……(這所醫院)是民國初年建的一座漂亮建築:一座‘袁世凱式’、由外國承包商蓋的德國巴洛克式四層樓房!我的兩扇朝南的狹長前窗正對著前庭,可以想象一九〇一年時那些汽車、馬車和民初的中國權貴們,怎樣裝點著那水泥鋪成的巴各克式的臺階和通道。”

  一個與愛人志同道合、和朋友肝膽相照、對事業忠貞不二的才貌雙全的年輕女子,通過這些鮮活的文字,似在向我們娓娓述説著……

熱詞:

  • 林徽因
  • 徐志摩
  • 才女
  • 梁思成
  • 戲臺
  • 醫院建築
  • 平面佈置
  • 前窗
  • 才情
  • 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