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濟南日報:為“僵化”的高考辯護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3日 10: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濟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眼下,高考錄取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高考狀元成了各大名校爭搶的對象,讓人艷羨不已。一家媒體調查了1977年至1999年24名高考狀元的職業狀況,發現無一人成為所在職業領域的領軍人物,甚至大多已湮沒無聞。(7月12日《三湘都市報》)

  這個調查,似乎是要證明一個結論:看看,即使是那些“高考狀元”,日後也不過是些“廢物點心”。高考還有什麼價值?

  然而,認真檢視這份《部分高考狀元職業狀況表》,發現證據完全無法支持結論,因為表中若干人的職位,就相當引人注目。比如,1977年的上海狀元袁均英,現在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終身教授。1978年江蘇省,1980年浙江省、江西省、廣東省、陜西省,1981年雲南省、山西省的幾位狀元,也都在美國、瑞士、法國的大學成為終身教授。

  當然,這個名單中,在國內大學當教授、博導的高考狀元更多,在政府、企業中充任領導的也大有人在,還有許多人自己創業,成為企業的奠基者和CEO。我之所以撇開這些不説,單把在美國任教的狀元拿出來,是因為美國的高等教育制度比較規範,拿份教職難度較大,職位本身説明了一定的專業水平。哈佛醫學院的終身教授袁均英就是一例。

  我是1979年上大學的,那時對1977年入學的前輩幾乎有一種無條件的仰慕。77級考生大多經過上山下鄉,許多在農村“修理地球”七八年,電燈、自來水都沒有,書就更不用想了。但是,他們靠著艱苦卓絕的努力,居然在嚴酷的競爭中上了大學。入學時,許多人連英語字母都認不全,但幾年後出國留學,甚至在國外知名的大學任教。這樣的業績,當今那些從小上這個班那個班的年輕人有幾個能夠企及?

  知道了這些背景,再看看那個《部分高考狀元職業狀況表》,就能認識到這些高考狀元的成就其實相當可觀。由此我們也可以引出一個結論:當年的高考,是相當有效地選拔人才的辦法。

  其實,這麼説還是低估了高考。在那個年月,高考是中國最為公正的競爭規則。其公正性主要來源於只看分數的“應試”制度。不錯,高考很僵化,一考定終身很片面、很殘酷。但是,在大學全靠納稅人的錢來支持的體制下,誰才應該享受大學所提供的教育資源?對應這一問題,還有比高考更有效、更公正的制度嗎?

  看一下1977年的高考就知道,那時的高考比現在僵化得多,但是,這個“僵化”的高考,恐怕是比起當今靈活得多的高考來更有效公正。如今這個加分那個加分,以及種種漏洞,已經削弱了分數的權威,削弱了“僵化”的廉正性,使一些有權有錢的階層擠掉了弱勢階層。多元的標準正在向沒有標準墮落。

  誰也沒有否認高考的狹隘。高考充其量不過是考察人的才能中很片面的一部分,即智慧和知識的某個面向。高考的內容應該改革,使其覆蓋盡可能廣泛的能力和知識領域。但是,高考的形式和制度,還是越“僵化”越好,越認死理越好。

熱詞:

  • 高考狀元
  • 高考錄取
  • 1980年
  • 濟南日報
  • 僵化
  • 三湘都市報
  • 部分高考狀元職業狀況表
  • 應試
  • 辯護
  • 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