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工人日報:佛教名山爭上市,資本的喧囂?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9日 10: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工人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據有關媒體報道,普陀山官方網站的一條消息顯示,普陀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5月30日在普陀山碼頭舉行,這家成立於3年前的公司作為普陀山旅遊服務資源整合的擬上市主體,已經開展了從擬定上市方案到資産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謀求上市融資的佛教名山不只是普陀山。去年7月,山西忻州市有關領導就曾公開表示,五台山的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兩年內實現。

  上述報道刊登後,隨即引起媒體和文化批評的廣泛關注和爭議。在人們的觀念中,佛教名山是遠離世俗的清凈之地,如今,四大佛教名山或將齊聚資本市場,對這種商業文化行為,我們該怎樣看待,持何種態度?

  佛教名山本是人們體驗宗教生活、與自然世界對話、進行靈魂靜修之所,但是,這四大佛教名山欲要上市,投身當代商業資本文化的懷抱,卻是打破了人們這種對宗教世界秩序的神聖、純粹的看法,顛覆了人們關於宗教以宣傳文化和精神為理念的價值觀念。

  從媒體披露的情況看,這些佛教文化名山,在其上市的動機表述中,是為了要更好地保護當地文化和開發旅遊資源。但是,在權力意志作用之下,在經濟利益的追逐之下,這種初衷卻往往異化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已是地方政府招商大戰、政績大考中屢見不鮮的招數。所以,借發展旅遊文化、挖掘歷史文化遺存之名,“四大佛教名山聚資上市”,其實質恐怕已不是為了宗教文化的弘揚,對佛門凈土的尊敬和敬畏,對歷史遺産的保護,而是“宗教已旁落,成為整體旅遊資産的一部分,神聖性讓位於生財之道。上市就是為了圈錢,再圈錢。宗教場所上市就是中國慈善與公益之恥,也是股票市場之恥,更是對所有人的精神家園的猛烈衝擊。如果説,路德在16世紀初進行宗教改革,還是因為對神職人員的貪財瀆職行為感到震驚,現在,則是宗教在權力左右下,被打扮成可憐的賣笑的小姑娘”。

  這幾年,在我們的文化發展中,在各種文化“熱點”事件層出不窮中,有一種觀念曾經很是流行,即所謂“文化謀利論”、“文化賺錢論”。而説到底,可以説是現在一些地方、一些人對待歷史、對待傳統、對待文化,最實用、最功利的一種態度。因為這種觀念的氾濫和影響,結果便出現了這樣的可悲的文化現象:歷史名人可以用來賺錢,“申遺”可以用來賺錢,毀棄歷史建築可以用來賺錢。有文化批評剖析這種佛教文化名山一窩蜂上市的現象時説,“不可否認,地方政府在佛教名山上市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經濟高於一切的發展理念中,各地挖空心思尋找可以利用的資源,享有盛譽的宗教旅遊資源定然不會被漏掉”。所以,在商業資本的作用下,在工具理性思潮的滲透下,一些歷史文化形式的品質、特質和價值,卻正在被解構、消融和顛覆,正在向工具化、世俗化和商業化的歧途發展。

  所以,我們需要警惕文化的混亂和信仰的普遍淪喪。所以,就以對待“四大佛教名山聚資上市”一事來説,我們必須有一個原則,“寺廟道觀是滿足信教群眾宗教活動需求的場所,是民間非營利組織。綜觀世界其他國家,從沒有將宗教活動場所打包上市的先例。發展市場經濟應該有邊界,要符合社會的基本底線。”

熱詞:

  • 佛教文化
  • 這種
  • 上市融資
  • 四大佛教名山
  • 民間非營利組織
  • 工人日報
  • 申遺
  • 熱點
  • 圈錢
  • 文化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