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廣西少數民族山村學校:從挑擔送飯到免費午餐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5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柳州7月5日電 題:廣西少數民族山村學校:從挑擔送飯到免費午餐

  中新社記者 蒙鳴明 楊強

  剛讀小學的吳紅梅在學校食堂領了免費飯菜,就和同學們在教室裏吃了起來,一邊談論著這次期末考試的試題。這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鄉中心校本學期的最後一次免費午餐,菜類豐富,米飯隨便吃。

  7月4日,學校開始放暑假。吳紅梅很難想像,四年前這個學校的許多學生是如何就餐的。

  富祿鄉中心校坐落在融江旁邊,附近方圓數十里的500多名中小學生在此就讀,而在未實施“免費午餐”的2008年之前,大部分就讀的學生都是依靠父母每天送飯菜解決伙食。

  2003年秋,富祿鄉岑旁村陳金生的大女兒陳麗麗開始到中心校寄宿就讀小學5年級,從那時起,陳金生就加入到村裏的送飯隊伍,這一送就是五年。“那時村裏有50多個小孩在中心校讀書,家長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家長輪流送十多個小孩的飯。”陳金生説。

  岑旁村距離中心校有近5公里的山路,送飯需步行1個半小時。“每天上午,家長們將學生三餐的飯菜裝進藤編的飯盒,並集中起來,輪到誰家,家長就用扁擔挑著重三十多公斤的十多個飯盒送去學校。不管是下雨還是下雪,不送小孩就挨餓。”陳金生拿出當時裝飯用的一個藤編飯盒很是感慨。

  有400多戶侗族村民的岑旁村,在富祿鄉算是一個大村,站在這個坐落在山頂上的村莊高處,可以隱約看到富祿鄉中心校,而放眼延綿的群山,十多個大小村落在周圍各處散落。富祿鄉中心校校長羅正新介紹,岑旁村從1983年就開始為學生送飯,25年一直如此,周圍村莊後來也學岑旁村,最多時學校有300多個學生是吃父母送的飯菜。

  “主要是為了省錢,那時如果不送飯,在學校吃的伙食費每天是5元錢,我們根本交不起。我們每天送的也就是糯米飯和酸菜,偶爾會有點我們侗家自製的酸魚酸肉。”陳金生説。

  在地處廣西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受自然條件限制,一些村莊仍貧困。據村民介紹,2011年,岑旁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人民幣。

  “現在好了,如今在富祿鄉中心校寄宿就讀的學生不用花一分錢,送飯已經成為歷史。”羅正新説。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柳州市政府開始實施貧困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午餐制度,十萬多學生受益。“免費午餐的標準的每人每天3元,加上農村義務教育貧困寄宿生補助的5元,學生每天的伙食費達到8元。”

  陳金生再也不用挑著十幾個飯盒走山路送飯了,2010年,女兒陳麗麗考上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自己的侗家木樓上,陳金生指著墻上挂滿的女兒在大學的照片自豪地説:“這可是扁擔送飯,‘挑’出來的大學生。”

  2011年10月,中國國務院決定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每年撥款160多億元人民幣,按照每個學生每天3元的標準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普惠680個縣市,約2600萬農村在校學生獲得了免費午餐。(完)

熱詞:

  • 免費午餐
  • 送飯
  • 陳金生
  • 中心校
  • 山村學校
  • 1983年
  • 家長
  • 階段學生
  • 少數民族
  • 農村義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