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誰來種地”,要早作打算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4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手機看新聞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村子裏不光人少了,還老了。十年之後,誰來種地?”對於農業農村未來的發展,種了一輩子地的劉俊明説,他最擔心的便是種地“後繼乏人”。山西省呂梁市嵐縣王獅鄉廟溝村村民劉俊明的話,道出了當前農村普遍存在的“勞動力流失和老齡化”問題。(7月3日新華網)

  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人口轉移進城市。有些人雖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從小就沒有從事過農業勞作,他們寧可漂在城市,也不願意加到鄉村。因為鄉村對他們來説只是一個符號,只是一個在過年時回家作短暫停留的地方。於是乎,有某位大學生在外闖蕩一番,然後回到農村養豬、養牛,這往往成為媒體關注的話題,要大加讚揚一番。這些,也從側面印證出了回鄉人才的稀缺。未來“誰來種地”,成了鄉村的一聲嘆息。

  面對我國十幾億人口,手中無糧,心裏發慌,農業的基礎地位依然不可動搖。對於“誰來種地”的問題,不能只有老農的擔憂,更該從國家政策層面早作打算,可不要拖了十年再倉促應對。

  農村人才的培養要有長遠眼光。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可如今,那些涉“農”的大學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與“農”相關的專業變得不那麼吃香了,學校在專業安排上也趨於現代新興行業了。這不能怪學校與學生,因為學農的大學生在市場中難以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農業人才的培養,不可疏忽。人才一旦斷層,影響必然是長遠的。希望政府能以優惠的政策指引,學生鼓勵學農,讓學農的畢業生就業有出路,好涌現出更多袁隆平式的農業人才。

  農業生産要素要合理調配。農業生産要素中,土地是擺在第一位的。我們既要守護18億畝耕地的紅線,也要加大調控力度,讓土地合理流轉起來,不要讓好好地耕地拋荒。地荒了,不但讓人覺得沒有生機,更是對農業的致命傷。我們再也不可能回到全國80%的人口守在土地上,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減少是必然的。這就迫切地需要加快現代農業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讓現代科技為農業的發展插上翅膀,讓機械化代替一部分勞動力。這些,都需要早作打算,需要市場的調節,亦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讓工業反哺農業的步子邁得更大些。

  未來10年“誰來種地”,越早準備,應對“農民荒”才會變得從容些。(王玉初)

  (來源:千龍網)

熱詞:

  • 誰來種地
  • 農業生産
  • 農業人才
  • 現代農業
  • 畢業生就業
  • 學校
  • 養豬
  • 養牛
  • 大學生
  • 農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