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通訊:林道論壇是橋梁也是起點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3日 1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德國林道7月2日電(記者唐志強)去年7月遞交申請時,北京大學量子光學博士研究生劉永椿並沒有把握,自己能有機會來到德國林道與諾貝爾獎得主面對面交流。

  “特別高興,畢竟與大師們交流機會難得,”回憶起獲知自己申請通過時的心情,他如是説。

  第62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論壇1日開幕。2日,劉永椿與其他前來論壇學習的中國青年學者在這座德國南部小城,開始了為期一週與諾獎得主相關的各種學術和社會交流。

  獲得對話機會並不容易。參與組織這批中國青年學者參會的中德科學中心德方副主任趙妙根介紹説,去年7月中德科學中心向39所設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院校和研究所發出通知,召集博士研究生參加林道論壇。經過初選,這些院校和研究機構推薦了140名候選人,其中70人經過中德兩國專家評定,獲得面試資格。最終,25人得到參會機會。

  “在材料篩選和面試中,我們要考察申請者的專業知識、語言水平,還有人際交往能力,”趙妙根説。

  林道論壇以“教育、激勵、聯絡”為理念,在論壇期間組織諾獎得主講座、討論會和各種社交活動,鼓勵青年學者與諾獎得主、與其他地區的同行相互溝通,建立聯絡。

  每年,林道論壇從文學、經濟學,化學、物理學等學科中選擇一門作為對話主題。今年的主題是物理,27名諾獎得主來到林道,青年學者約590人,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

  “我對大師的印像是形象高大、有氣質,”劉永椿説。200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羅伊 格勞伯曾到過北大做學術報告,“但那次時間有限,這次有很多機會可以交流”。

  2日至5日,每天上午六七名諾獎得主將給全體青年學者做講座,每天下午則是專場討論會。除此之外,遊園會、晚餐會、音樂會,青年學者有不少機會與各個領域的專家接觸。

  “我最想知道他們的靈感是怎麼出現的,他們是怎樣提出新奇想法的,”劉永椿説。

  今年已是中德科學中心連續第八年組織中國青年學者參加林道論壇。趙妙根説,與先前通過導師間接交流不同,在林道,中國學者有機會直接與全球各地的大小同行直接對話,“林道論壇算是科學活動的一部分,是橋梁,也是起點”。

  趙妙根介紹説,前幾年參加林道論壇的一些中國學者已經通過這個平臺與德國研究院所建立了聯絡。一些人還牽線搭橋,促成了中德兩國研究機構的合作。

  “在林道,中國學者可以了解到諾獎得主迎難而上、踏實求知的科學精神,也有機會了解德國的科研環境和傳統,為今後促進中德合作做鋪墊,”趙妙根説。

  林道論壇閉幕後,中國學者還將在德國停留一週,參觀慕尼黑大學、哥廷根大學、雷根斯堡大學和馬克思 普朗克物理學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與同行深入交流。

熱詞:

  • 林道
  • 諾獎
  • 論壇
  • 青年學者
  • 得主
  • 材料篩選
  • 一級學科
  • 院校
  • 博士研究生
  •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