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劉錫安投資340萬辦孤兒院(人物聚焦)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30日 16: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外打拼多年的河南人劉錫安回鄉辦廠,先後把掙下的340多萬元投入到經營孤兒院的慈善事業。如今,他的全家人都在以工養善的孤兒院做義工。

  “爸爸,我用獎學金給您買了件上衣,放假時給您帶回去……”近日,劉錫安讓記者看這條短信時眼裏浸滿淚水。短信是孤兒張彬發來的。張彬現在商丘某大學讀大二,是劉錫安創辦的孤兒院送走的第一個大學生。

  偶然結緣做慈善

  劉錫安出生於1962年,上世紀80年代初,高考落榜的他放棄復讀,回家幫父母種地。1988年,國內掀起農民進城熱潮,劉錫安和同村人一起南下打工。打工10年後,劉錫安先後在安徽合肥(與人合夥)、鄭州開辦電子企業。在鄭州經營電子企業的5年時間裏,劉錫安積累了不少資金。而此時,家中的父母親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劉錫安毅然將企業轉手,回到家鄉一邊照料父母,一邊與家人開辦了一個電子元件來料加工廠。

  2003年春,一個偶然的機會,劉錫安開始了他的慈善之路。一天,劉錫安在村裏碰到一個蓬頭垢面的年輕人在要飯,交談中得知他是安徽臨泉縣一名流浪孤兒。劉錫安看年輕人可憐,就將他帶到自己的工廠上班。同年秋,劉錫安在去縣城運送原料時,又帶回幾個街頭流浪的孤兒。通過長時間與孤兒接觸,劉錫安對孤兒的憐憫之情與日俱增,他決定收養更多的孤兒,為他們營造溫暖的港灣。

  收養孤兒殘疾人

  2003年冬季,在陸續收留十多個流浪街頭的孤兒後,劉錫安萌生了創辦孤兒院的念頭。在家人的支持下,劉錫安在離村頭半公里遠的自家責任田裏蓋了20多間房屋,作為孤兒們的食堂、宿舍和活動場地。

  劉錫安創辦孤兒院的消息不脛而走,接下來,一個又一個孤兒來到孤兒院。劉錫安説,孤兒院創辦至今已集中收養了60多名孤兒,其中兩人考上了大學,定期資助的40多名孤兒有的已經找到了工作……

  劉錫安收養孤兒的初衷是為了給這些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收養殘疾人純屬偶然。

  2004年夏天,劉錫安途經西華縣城,在一家燴面館吃午飯時,一名雙下肢重度殘疾的青年伸手向他乞討。劉錫安當時沒給他錢,而是請他坐下來一起吃飯。劉錫安得知這個叫黃忠安的殘疾青年家境淒苦,年幼時父亡母嫁,多年來一直靠乞討生活。聽黃忠安説渴望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時,劉錫安便帶他到自己的加工廠上班。就這樣,黃忠安成了劉錫安第一個資助的殘疾人。如今,劉錫安的電子元件來料加工廠裏有26名殘疾人。

  把慈善進行到底

  “我這麼多年所掙的錢都投到了孤兒院,算起來有340多萬元,雖然家人都很支持,但應付平日龐大的開支還是很有壓力的。幾年前,為了增加收入,我就租了20多畝地,種糧食、開菜園。”劉錫安説。

  “孤兒院也不是爸爸一個人的,我們全家人都是這裡的義工。”劉錫安的女兒劉丹一臉自豪地説。劉錫安説:“我和家人已商量好,我離開人世後,我的女兒和兒子無論多難也要將這件以工養善的事做下去。”(文中孤兒姓名均為化名)

  (據《大河報》報道)

熱詞:

  • 劉錫安
  • 孤兒院
  • 大河報
  • 高考落榜
  • 獎學金
  • 下肢
  • 2004年
  • 1988年
  • 化名
  • 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