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觀察:新興經濟體“投資”歐洲 風險機遇並存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1日 12: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歐債危機令剛剛落幕的G20峰會議題空前“集中”,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告敦促各方“確保改革”、“力促增長”。希臘大選後“歐元崩潰”警報暫時解除,但歐元區領導人承認,解決危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金磚五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則被寄望為全球經濟增長極。中國經濟學家指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老牌經濟體式微,為新興經濟體帶來“風險”與“機遇”。

  “以前是美國打噴嚏,全球感冒。而現在是美歐感冒,全球依然在發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陳鳳英向中新社記者指出,過去10年間,世界經濟力量已逐漸“向東轉移”,世界出現“雙速發展”:發達國家低迷,而新興市場有比較理想的增長,並帶動全球經濟仍保持3.5%的增長預期。

  輿論認為,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將加快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並向世界各國傳遞出堅定的信心。

  新興經濟體在洛斯卡沃斯再次傳遞信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G20峰會上提出“五個堅定不移”,力推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宣佈同意向IMF注資,以應對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分析稱此為新興經濟體試圖在全球經濟系統內“尋求更大影響力”的最新嘗試。

  新興經濟體在金融危機等全球議題上作用凸顯,也促使美國和歐盟加速發展同新興國家的關係。《歐盟與戰略夥伴關係報告》將中國地位提升至歷史最高的“第二位”;報告列舉了10個歐盟主要戰略夥伴,“金磚五國”全部在內。

  同時須承認,新興經濟體的話語權仍偏弱,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之勢。金磚五國在注資同時呼籲國際金融體系、特別是IMF份額的改革需儘快到位,貿易壁壘需儘快取消,同時強調增資承諾不是無償援助,是IMF在保證資金安全和合理收益基礎上的借款。

  “G20峰會上達成的經濟增長措施須在會後得到落實”,中國商務部歐洲研究所專家姚玲強調,歐盟當務之急是先穩定債務危機的形勢,再從投資銀行、投資基金、基礎設施、國有企業重組各方面“真正想辦法”促進危機國家的經濟增長。

  IMF最新推出《推動歐洲經濟增長》報告樂觀展望,若歐洲對勞動力市場、産業市場及退休金制度進行“大規模改革”,仍可能推動歐洲經濟增幅在未來五年提高4.5%。

  經濟學家同時提醒,寄希望於中國充當填補全球經濟缺口的角色並不現實,中國能為全球經濟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保持自身的內需和經濟的平衡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壓艙石”。

  姚玲指出,對以製造業為基礎的新興經濟體而言,風險在於“來自歐洲的資金會大幅度減少”。中國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指出,世界經濟增長減速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增長會進一步減速,需著眼于“調結構、轉方式”上:政府應牢牢把握實體經濟基礎,企業最需要減稅負、易融資、少管制、促創新、機會公平,同舟共濟抓住機遇。陳鳳英則認為,對中國政府和企業而言,銀行並購、市政建設、品牌收購等領域都出現了投資機會。風險則在於如果以歐元結算,資産可能因匯率變化縮水。

  投資歐洲並不是去“救”歐洲,更不是去“購買”歐洲,而是去和歐洲合作。陳鳳英強調,“過去一百年世界的中心在大西洋,現在平衡過來轉移到太平洋,亞太世紀仍然需要歐洲。”(完)

熱詞:

  • 經濟體
  • 風險
  • 機遇
  • 投資
  • 投資機會
  • 新興市場
  • IMF
  • 經濟增長
  • 第二位
  • 金磚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