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學校對畢業生勿以施恩者自居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1日 06: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最近有報道稱,一些學生在臨畢業時遭遇“被捐款”,只為向學校“贈送禮品”。而相關學校則表示,畢業班學生“自發”感恩母校是延續多年的“慣例”,不值得大驚小怪。

  到底是“被捐款”,還是學生自願為之,就學校的回應來看,似乎難以打消旁觀者的疑問:一方面,對於尚無經濟能力的學生而言,以捐錢獻物的方式感恩母校是否妥當?另一方面,學校視之為“慣例”,是不是存在著坦然受之、來者不拒的心態?

  透過“慣例”的説辭,筆者真正關注的是其中隱含的慣性思維。在與學生的關繫上,學校常常以栽培者、施恩者自居,並認為學生就應該知恩感恩。有了這種預設,學生在畢業前對學校有所“回饋”,似乎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

  可問題是,學校與學生之間是否就是“施恩-受恩”關係?事實上,兩者間的情感並非天然形成。且多數時候,學校與學生的“感覺”也並非同步發生、一一對應。比如,學校自認為教會了學生什麼,但學生可能並不認同。再者,學生對學校的感激和認同,往往更多地發生在畢業之後。經過社會和生活的洗禮,他們會更真切感受到學校教育給予他們的精神財富,那時才會真正心存感恩,進而自發回饋母校。

  儘管所有學校都期待通過培養學生樹立自身的影響和聲譽,從而獲得社會認可,但這種心態如果過於強烈,很可能導致“認可饑渴症”,即超出教育本位去追求外在的名利。比如對無動於衷的學生加以提醒和暗示,甚至讓教師出面直接“索取”情感,這樣只會讓學校教育輸在“最後一公里”。

  對於學校來説,學生畢業並不是教育的終結,也不是大功告成後的收穫期,而是一次階段性總結和反思的機會。學校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畢業之際的各種表現和感受,並且多加觀察和分析。筆者注意到,很多學校大力倡導畢業生“文明離校”,抵制離校時焚燒書本、摔熱水瓶等過激行為。學生“不文明離校”,自身當然需要反思,但學校又是否認真聽取了這種行為背後的觀點表達?

  説到底,學生與學校的關係是一個不斷建構與積累的過程。從學生踏入校門那一天開始,學校教育的每個方面、每個環節,都決定了這種關係的走向和內涵。

  畢業之際,學生內心往往敏感而動蕩,學校要是只關注學生對學校的認可度,而忽視或無視每個學生的真情實感,不僅很可能讓學生帶著遺憾離去,學校教育本身也失去了一次自我審視和修正的機會。

熱詞:

  • 畢業生
  • 慣例
  • 尊重學生
  • 學校教育
  • 被捐款
  • 感覺
  • 培養學生
  • 母校
  • 畢業班學生
  • 栽培